随後,武皇後看向已經站起身的楊春花,柔聲說道,“春花,安定被你教得很好。”
楊春花輕松地行了個禮,“幸不辱命。”
武皇後看着楊春花手腕上的青色玉镯,含笑問道,“咱們新上任的衛尉卿對職位适應得怎麼樣了?”
楊春花摸了摸那玉镯,坦然地訴說,“他應該适應得還不錯,都有心情和婢求親了。”
“哦?”武皇後神色微動。
楊春花笑了笑,神色輕松地繼續說道,“婢拒絕了。”
武皇後驟然緊握茶杯的手松開了一些。她端起茶杯,抿了口青澀的茶水,柔聲問道“為何拒絕呢?”
楊春花認真地看着武皇後,“婢和他說,婢不會離開皇後娘娘。”
武皇後歎息一聲,招呼楊春花坐在她的對面,同樣認真地看着楊春花,“春花,你是有什麼顧慮嗎?你自小伴我,陪我走到今天,在我心裡如同親人一般。本宮的妹妹,不消說是個襲爵的三品衛尉卿,哪怕是李唐宗室子弟,也是配得上的。若你真想嫁他,本宮便認你為妹妹,改武姓,記在先父名下。有本宮在,沒人敢說一句不是。”
楊春花看着武皇後認真的眼睛,近三十年的相伴讓她知道武皇後說的是真的,如果她真的想要嫁給王及善,武皇後就會給她一個和王及善門當戶對的身份,讓她風光出嫁,無人敢指摘半分。
她的心裡又酸又澀,隻覺得武皇後的臉溫柔到模糊。她眨了眨眼,原來是眼睛裡已經蓄滿了淚水。
武皇後溫柔地拭去楊春花的淚水,“我見過那王及善幾面,是個中正恭謹的人。能娶到春花,是他修來的福氣。隻要他好好待你,本宮以後自然不會虧待他。他要是敢對你不敬,本宮也定不會饒了他。你如果想回宮了,随時可以回來繼續做本宮的掌事姑姑。”
楊春花哭得更厲害了,她本來是隻是想借此順勢向武皇後表忠心,重申自己追随她的志向,卻沒想到得到武皇後這樣一番保證。
這麼多年了,武皇後逐漸變得喜怒不形于色,再加上武皇後的人生已經按照曆史的進程步步推進着,楊春花很難不想起史書上記載的那個君臨天下的武則天。
她自知學識有限,并非天賦異禀的能臣,總會忍不住害怕自己跟不上武皇後的步伐,害怕被更優秀的人取代,害怕隻能站在原地看着武皇後越走越遠的身影。
她認真教導安定公主,做好武皇後委派的每一件事兒,有時間就好好讀書,努力理解和内化那些史書上謀士能臣的言行舉止,不敢松懈半分。
而如今,武皇後卻說,她是親人,是妹妹,會庇護她,身邊永遠給她留有一席之地。
她站起身來,走到武皇後面前,不顧尊卑禮儀地緊緊抱住對方,聲音抽泣卻堅定,“娘娘,我不會離開您。無關他人,無關身份,我會永遠站在您的身後,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