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滿意地點點頭,“安定确實直指要害,看來平日裡沒有荒廢功課,還學得不錯呢。”
武皇後卻說道,“你說得有理有據,也寬恕了認錯的郭呈。但是現在流言四起,還有人向母後和你父皇告狀,說你驕縱暴虐,需要嚴加管教。”
李治聞言,立刻看向武皇後,便見武皇後微微搖頭,于是便不再說話,而是等待安定公主的回答。
武皇後的話像一陣清涼的風,吹散了安定公主内心得意的喧嚣,讓她回歸冷靜。
她皺了皺眉頭,抿了抿唇,“當時堂上,除了楊尚宮為郭呈求情,其他人都默不作聲。現在卻在背後矯言傳謠,此非君子所為,乃小人之行。若告狀之人非當時堂中官吏,隻是聽信傳言便向母後和父皇告狀,沒有明辨之心,愚蠢莽撞,更非良才。這些人如何能當得起責任,做得好事?如何能為母後和父皇分憂?如何能為百姓謀福?”
李治内心震動。他沒想到,安定公主并未為自己辯護,反而直指那些人的言行過失,更是将思緒落在他和百姓身上。而且盡管安定公主并不知道對方想要借此攻擊武皇後,但是她的話正切合李治的所思所想。
在李治看來,那些人連郭呈都沒有攢動到自己面前,僅是憑着流言便迫不及待地攻擊安定公主,進而攻擊武皇後。如此愚蠢莽撞,是覺得他是個可以随便欺騙的傻瓜嗎?果然,就像女兒說的這樣,這些人不堪大用,早該被清退了!
武皇後看着李治的神色晦暗難明,也不理他,隻是柔聲問安定公主,“你被流言攻擊,追根到底是郭呈言行有失。如今流言四起,如果我們公布了郭呈的言行,嚴加懲罰,便能還你清名。你想嚴懲郭呈嗎?”
安定公主沉默片刻,想起看見郭呈磕頭流血、卑微求饒的樣子時楊春花的憐憫神色,還有她後來的糾結和自嘲,歎息一聲,“母後,郭呈可否在告狀之列?”
武皇後搖搖頭,“他已經請假在家休養,閉門謝客。”
李治跟着回答,“向朕告狀的人裡也沒有郭呈。”
安定公主再次歎息,“既然兒臣已經懲處過他,也寬恕了他,他如今也閉門不出了,那便公開實情,讓他做個證明,就放過他吧。别人攻擊兒臣,是别人居心不良。在這傳謠上,他也算是無辜之人。一碼歸一碼,兒臣看不起那些誣告攀附的人,才不會像他們一樣,利用無辜的人呢。”
武皇後眼中終于浮現滿意的笑意,“好,就按你說的做。”
安定公主撇撇嘴,“我才不怕那些流言呢。”她滿眼信賴地看着武皇後和李治,“隻要母後和父皇相信安定,安定就什麼也不怕!”
李治終于忍不住将女兒擁入懷中,認真地向她保證,“安定放心,有父皇在,沒有人可以傷害你。那些妄圖傷害你的人,父皇一個都不會放過。”
安定公主笑嘻嘻地說,“安定相信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