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翩然前來,食肆夥計趕忙一臉笑模樣地迎上前來,“李娘子,您來啦。”
李翩然面容溫和,“開個包廂,招待兩位朋友。”
那夥計一邊引着三人往裡走,一邊熱情地說,“巧了不是,咱們這兒視野和透光最好的包廂剛好空出來了,正适合您招待朋友。”
說着,那夥計便打開一個包廂的門,微微躬身請三人進去,“就是這個了。”
三人坐定,點了幾道招牌菜。
夥計應下,掩門離開。
等菜的功夫,楊春花詢問起李翩然這縣裡的情況。她雖然已經從院中侍女處大體有所了解,但是這裡的詢問更多的是考察李翩然的能力。
李翩然似乎早有準備,徐聲說了起來,從近些年實施的大小政令到本地主要貨品及其物價,從本地的風俗習慣到着重多說幾句的特色活動。
一座看似平凡的小城,在李翩然的口中變得鮮活生動。各類信息的彙總,以及間或其中的思考,也展現了李翩然優越的表觀察、彙總、整理和思考能力。
随後,李翩然又說起她們明日即将前往的鄉村,如那裡距離縣城的距離,所被輻射協理的士紳勢力,以及當地近些的收成豐貧情況,還有人員構成等等。甚至,她還說了人們老郡君立碑事件的主要反映。
隻是聽她娓娓道來,便知道她對于接待安定公主是用心準備了的。哪怕她是本地人,這些信息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獲得。
李翩然可能并不知道安定公主和楊春花想要引她入宮做女史,給她一個不同當下的前途。她可能隻是想要做好本次的招待,便能如此的用心準備。
很少有人會不喜歡别人的認真對待和用心。尤其是不會将這份用心當作理所當然時,更能感受到對方的尊重和真誠。
所以哪怕抛開李翩然所展示的優越能力不談,隻是這份用心,便讓楊春花感到滿意。更不要說,那充盈其中的優越能力了,哪裡能抛開當作看不見啊。
楊春花看着眼前這位面容清麗、神色從容、儀态文雅的婦人。
她自幼聰慧,素有文名,卻隻能嫁作他人婦,無法像兄長那樣還有機會搏個前途。她喪夫多年,獨身養育女兒,以學識育人而立身世間。
生活有不甘和遺憾,她卻依然清正從容,并無幽怨。
對于這樣的李翩然,楊春花越看越滿意,要是放在現代求職節目早就爆燈搶人了。
這樣想着,有人輕輕敲門,李翩然停下說話,楊春花回過神來。她看了看同樣聽得入迷、若有所思的安定公主,笑了笑,揚聲說道,“進來。”
推門進來的人不是夥計,而是一個衣着光鮮、體态豐滿的中年男人。他側身讓了讓,背後的夥計端着菜進來。
他先是看了看難掩矜貴的安定公主和儀态端莊的楊春花,和善地笑了笑。随後,他看向李翩然,臉上的笑意真切了幾分。
他說道,“李娘子,我知道你來了,便過來和你打聲招呼。”
随後,他指着桌上多出來的一道炙烤小羊,接着說,“這是贈菜。今日新收的小羔羊,嫩得很,我便想着請你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