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花也是在舉薦這個李翩然,不過她的表述更加詳細。從李翩然的身世到她對當地民情的彙報,還有食肆老闆對李翩然教書育人的講述,楊春花都盡量客觀詳細地記錄、呈報給了武皇後,讓武皇後對李翩然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
安定公主和楊春花都覺得此人不錯,安定公主心思敏感,其性情也與武皇後很是相似。楊春花學識廣博,于後宮中管理和用人經驗豐富。此人能得這兩人聯名推薦,應該确實是有幾分值得欣賞之處。
雖然已經決定應允安定公主召此人入宮了,但是如若此人确實有幾分名副其實的才能,那當然是更好了。待武皇後正式參政後,所要經手決策的政務比之當下定然是有增無減,再加上後宮事務,如果能多些有用的人手協助,也能輕松一些。
于是,武皇後欣然提筆回信:待當地事了,可召李翩然入尚宮局為女史。
話分兩頭。今日天氣不錯,微風拂面,萬裡無雲。安定公主和楊春花在李翩然、徐複、當地官吏的陪同下,前往老郡君所在的村落,為其名譽碑揭幕。
這第一位被立碑的老郡君也是徐複第一位訪問的人,呂小女。
呂小女近幾日仿佛活在夢裡。她以為能得朝中大官記錄自己的故事,甚至還會呈報給皇後娘娘看,已經是要告慰先靈,往前數無人有過,往後數也不大可能超越的莫大榮耀了。
誰能想到,皇後娘娘竟然還說她的故事很好,又教育百姓的價值,值得立碑宣揚。而且,聽說公主殿下還會代表皇後娘娘過來!
這樣轟動本地的大事,這樣從未有過的榮譽,哪怕是她那個做村正的兒子,哪怕是十裡八村最有出息的讀書人,都沒有親曆過啊。
這幾日,她們家門前車流不息,整早整晚地坐着人,知縣老爺、士紳老爺都來滿面笑容地慰問她,給她送錢送糧送布送首飾。
還有十裡八村的讀書人,都一天到晚地等在她家門口,想要和那位朝中大官徐複聊兩句。
後來,那些讀書人還自發地寫了稱頌她的事迹的文章,争着念給她聽,希望她可以交給徐複看看,甚至是給公主殿下看看。那文章寫得喲,很多詞就算是讀出來,她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些讀書人還一個一個詞解釋給她聽,都是誇她厲害、英勇、無私的好話。聽得她呦,老臉紅得跟那秋天的山楂果似的。
甚至還有讀書人說老郡君家的孩子肯定和她一樣品德高尚,當下就要收她家孩子做學生,也不用交束脩,以後的筆墨紙硯他也包了,孩子甚至可以住在他家。唯一的要求就是立碑那天,他可以和老郡君的家人站在一起,為公主殿下所接見。
這幾日啊,家裡人連睡覺都在笑。兒子、媳婦們一個個地都像寶貝一樣把她供着。孩子們也都圍着她,求她一遍遍講自己的故事,說是要講給其他孩子聽,還說……“他們都羨慕我有這麼厲害的奶奶/姥姥!”
你說說,這都什麼事兒啊!老了老了,都要入土的人了,卻成了光耀門楣的厲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