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輪到自己了
郊遊結束,沈嫣回家之後,就來了靈感,回到家歘歘畫圖,若湄一些腦子裡的構想,突然就變得清晰了,并且逐漸連成一個整體。
若湄悄摸着進來,翻看地上的散圖,越看越喜歡,忍不住出聲問道:“嫂子,這就是我們的家嗎?”
沈嫣“嗯”了一聲,還是全神貫注的。
若湄等了好久,見沈嫣終于擱筆歇一歇,連忙湊上來給她捏肩,又拐彎抹角地問道:“那九哥家就在我們家隔壁,他是不是會經常來啊?”
沈嫣“噗嗤”一聲笑出來,調侃道:“怎麼,又叫他‘九哥’了?”
若湄哼哼兩聲,随後說道:“他老往你跟前湊,又不是我想讓他來的。”
沈嫣知道小姑娘領地意識發作了,并沒有過多糾正,這個年紀的孩子,心思百轉千繞,一時想不通是有的,隻是說道:“若湄,我拿你當親妹子一樣疼,不管發生什麼事,姐妹親情是不會變的。”
若湄沉默半晌,點了點頭,把身子倚在沈嫣的後背,蹭了蹭。
“行了,我本來就脖子酸,你還壓我!”沈嫣好笑:“怎麼捏兩下就停了。”
若湄嘻嘻笑起來,又給她捏肩,又提要求:“嫂子,我的房間要暖和些,要能看到花兒,我想養隻狸奴,靜姝說她家小貓産仔,會讓我挑一隻……”
沈嫣都聽進去了。一會兒石媽媽來接若湄,沈嫣繼續畫圖。
沈嫣給自己造園子,可不會四通八達,一覽無餘,鬧中取靜,柳暗花明是她追求的意象。
先把北邊的一排房子切給家下人和前來彙報工作的管事們居住。再把東北部分切給天工坊“門市部”和她今後設計院接單洽談室。餘下的部分才是真正屬于她的宅院。
所以外人來到她家,必然經過一段幽巷,然後再尋到一個普普通通的門頭,這便是她家經常出入的東門了。
這個年頭,“大開中門”必然是特殊場合,一般情況下不走大門。
不過,沈嫣也不能太标新立異,前廳中堂還是必要的。随後就是外書房,然後才是生活區域。
生活區域連通西花園,是她可以盡情發揮的空間。對比她那個時代,如此奢侈的空間面積,簡直難以想象。
大園子有大園子的造法,對比獅子林那種疊山造景,沈嫣更喜歡寬闊的水面。更何況她的西花園,連着獅子林的東花園,她完全可以借景。水面過去就是遠山,多好,還省得花她的錢。
沈嫣一邊畫,一邊傻樂。
有寬就有窄,有透就有藏,欣賞完流動的水景,沿着起伏的步道,跨過石闆橋,轉眼是一堵高牆,别急,月洞門開,穿過門,就到了一處僻靜的居所。沈嫣想在這裡建一個工作室,平常用來畫圖紙、儲存資料、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手工。
水面開闊流動,但園景自然多變,池水、石徑和絕壁相結合,凝練典雅,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
沈嫣畫完,看了半晌,發現竟有幾分像“藝圃”的造園宗旨,一時失笑。藝圃是她非常喜歡的園林,曾經打卡多次,很多角落都曾細細考究。等她給自己造園,不經意間,就借鑒了大師的造園手法。
至于居住的部分,沈嫣自己住第二進,而給若湄安排第三進。這也符合這個時代的禮儀規範,未出閣的小姐自然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沈嫣對若湄其實沒有那麼多的限制,但如果外人來看,也挑不出毛病。
即便是第三進,其實也連着西花園,平時遊園賞景,絲毫不耽誤。這麼大的園子,招待小姐妹也不局促,完全可以滿足她的社交需求。
而第二進和第三進之間有回廊相連,東邊還安排的女使居住的宿舍。沈嫣之所以如此設計,是考慮到實際問題,她想修建一個現代化的衛浴設施。
為了減少管道的使用,同時滿足排污清理的需求,她們的起居空間要相對集中。再者出于安全考慮,整個宅子女人居多,大家住得近一點,也方便照應。
回廊相連,下雨刮風依然來往方便,同時姑嫂間也顯得親近。而平時幹雜活的女使們,除了備弄可走,儀門之内也出入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