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主産品與副産品
沈嫣又走訪了山陽煤礦,這裡同樣用了很多契奴礦工,不過他們的住宿條件不如義陽工場。沈嫣也跟徐管事說了,要提高工人待遇。
徐管事聽王國勝說了義陽工場的情況,大家都給女東家幹活,算是兄弟公司,彼此幫襯,但也有一些微妙的競争。聽說義陽工場待遇很好,他們山陽自然也要跟上。山陽工人宿舍也在規劃中了,沈嫣設計這種宿舍手到擒來,實地考察一番,很快就出了圖紙。
沒兩天新的煉焦爐和冶鐵爐完工,工坊上下投入了緊張的試生産,煤氣經過冷凝、過濾和分餾等處理,分離出輕質的煤油和氣體,剩下的煤焦油、蒽和瀝青等物質等待進一步分離。而煤氣通過管道輸送,為退火爐和炒鋼爐提供燃氣。
整個流程比較簡單,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了不起的創新了。
不過等待鐵水出爐,還是很焦慮的,徐管事勸沈嫣去休息一下,都珂也待不住了,這冶煉車間太熱了,她不停地擦着汗。沈嫣也是如此,隻有戚芬甜神色如常。
已經十一月了,但工坊内比夏天還要熱,這裡的工人都是穿短打的,而沈嫣這幾個女人的穿着都是符合這個時代規範的。她要是坦胸露腿,就未免太過驚世駭俗了。
沈嫣于是到外面涼快一下,都珂趕緊端了水過來,幾人坐下休息。
沈嫣閑着無聊,又拿出随身帶的炭筆,寫寫畫畫起來。有了鐵,她可以制造的東西就多了,不僅因為鐵窗可以固定更大塊的玻璃,更重要的是,鐵可以制造軌道,“鐵路”一詞由此而得名。
當然目前來說沈嫣還生産不出蒸汽機,但是有了鐵軌,她可以“馬拉火車”啊!事實上,馬拉火車在曆史上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08年最後一條非旅遊性質的馬車鐵軌才被關閉。
甚至一開始,英國使用的是木質軌道,後來載重過大,木質軌道容易損壞,所以才換成了鐵軌。山陽煉鐵成功的話,沈嫣可以獲得低成本優質鐵,那麼她就可以直接上鐵軌。
軌道有助于減少阻力,一匹馬能夠拉的貨物顯著增加,所以在蒸汽機投入使用之前,馬車軌道系統,在歐洲非常普遍。甚至蒸汽機發明之後,由于技術還不成熟,馬拉火車還一度吊打過真正意義上的火車。
直到1825年,達林頓-斯科特頓火車通車,有一輛馬車試圖和它比個高低,最終敗北,此後蒸汽火車才被作為一種更為先進的運輸方式,受到當時投資者和企業家的青睐。
沈嫣的目标還是她的房地産大業,但是馬車軌道系統,可以投入到陝州雲來項目,幫助水陸轉運效率進一步提升。
另外山陽礦場和工坊之間,也可以用上馬車軌道系統,煤的運輸更加便捷。義陽工坊更是需要這種先進的運輸方式,減少畜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生産效率。
戚芬甜雖然來到沈嫣身邊做事沒多久,但她已經覺察到沈嫣的不同尋常,瞄了一眼沈嫣的圖紙,眼睛不由地瞪大了。
都珂好笑起來,拉着她到另一邊,一邊探聽她的身世,一邊提醒她,在沈嫣身邊做事,一定要注意保密。
“奴省得!”戚芬甜鄭重說道。
沈嫣在測量了一下山陽這裡馬車的寬度,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可能是由同一個作坊出品的緣故。
這就好辦了,山陽這裡鐵軌的寬度也按這個來。何況鐵軌寬度是容易調整的。最關鍵的還是制造鐵軌!
凸型鐵軌和外輪緣凸出的車輪,可以保證馬拉火車不脫軌,運行也更為順暢,對馬來說更加省力。
也就是說,沈嫣隻需制造和鋪設鐵軌,然後推廣新的輪子即可。新的輪子可以是木制的,也可以用鐵制的,隻要山陽煤鐵廠的産能上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不過生鐵用炒鋼法精煉脫碳,這一步是最花時間的,也影響了低碳鋼的産能。之後用鑄造法制鋼,和鐵管的生産流程差不多。
沈嫣指揮着工人們做好模具,計劃制造長度為2.5米一根的标準低碳鋼鐵軌,從礦場到生産車間大約5公裡,沈嫣隻需4000根鐵軌,就可以實現馬拉礦車的構想。
她又試着算了一下每根鐵軌的用鐵量,大約是4.8公斤的鐵。那麼他們礦場和煤鐵廠不眠不休,生産效率拉滿,且沒有出錯,需要100天才能将這條“鐵路”鋪設完成。
嘶,這成本還是挺高的,碎石和枕木的成本還沒算進去呢!果然重工業就是吃前期的投入啊!
當然,一旦“鐵路”建成,煤礦的産能又能提升,那麼就需要建設第二車間,煤鐵廠進一步擴建,生鐵的産量将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