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初陽一眼就看見李世民發髻上戴的簪子,笑說:“那玉如意,太子殿下可還喜歡?”
李世民從善如流:“果然是羲光所贈,如此大禮,世民不勝惶恐。”
李世民邊摘下玉簪,邊上前坐上主位,在掌心托着的如意樣的玉簪,發光拉長,變成一臂來長的玉如意。
“我家中行二,親友皆喚我二郎,羲光也莫要再喚什麼太子殿下,喚我二郎,李二郎,皆可。”
“好啊,可巧,我在家中也是行二,關二郎、李二郎,也是緣分。”
“竟這樣巧合嗎。”
李世民曾想,這樣有真本事的,仿若真仙一般的存在,或該是仙風道骨、淡漠出塵。
或是冷漠桀骜、目中無人,王公貴族、黎民百姓,在他眼中皆蝼蟻。
或大慈大悲,如普度衆生的佛陀菩薩。
不承想,竟是這樣友善親和,如朋友一般。
他垂眸看掌中那柄玉如意,寶光内斂,絕妙非常。
“如此至寶,怎會不喜。那日的鳳凰與百鳥,可也是曦光所為。”
疑問的話,用的是肯定的語氣。
“然也。”
“果然。”李世民點點頭,長孫嬗慢慢吃着黃金元寶,默默聆聽。
“世民想不通。”
“我弑兄殺弟,強奪皇位,囚禁君父,是世人眼中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這是事實,無可辯駁。”
“似世民這般身有污點之人,曦光為何大費周章,引來鳳凰,贈予寶器,為世民正名。”
你為何選擇我。
關初陽表情不變。
“很簡單。”
關初陽不打算隐瞞,畢竟這也沒什麼好隐瞞的。
“因為你是李世民。”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因為你是李世民啊。
是曆史見證濟世安民的盛世明君,是此方世界第一的天之驕子。
“做仁聖君子,和做明君帝王是兩碼事,殺兄弑弟不耽誤你做個好皇帝。”
做好皇帝的前提是你得活着,不然去幽都做閻王嗎?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曾有幸觀摩天命長河。”
聞言,李世民心神一震,呼吸不自覺輕了,就連長孫嬗也是。
“天下興盛、海晏河清、威震四方、萬國來朝,這一切将由你打下根基。”
“大唐盛世,将會成為往後曆朝曆代,所有人的向往和驕傲。”
一番話,聽得李世民心如擂鼓,火熱非常。
長孫嬗的眼中盛滿了欣喜和驕傲。
“是嗎…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哈——!”
鳳眸中有火焰熊熊,一切迷茫、遲疑等負面情緒,全都被焚燒殆盡。
“世民明白了。”
“我聽聞,曦光此次前來,是為了自薦。”
“不錯,我此次前來,欲向未來的唐王陛下自薦國師之位,以我所學,護佑大唐國土風調雨順。”
以他如今元嬰巅峰的修為,保大唐不被自然災害侵襲綽綽有餘!驕傲!
就連他身邊的邊牧都是一臉的驕傲。
他家宿主,勤奮、年輕,還強大!
問題是,未來老闆他不懂修士的那一套等級标準。
“曦光大義,世民代天下百姓謝過曦光真人。”
李世民站起身來,對着關初陽行了一禮,不僅是他,就連長孫嬗,整個屋子裡的婢女仆從都一樣。
關初陽側過身,沒有受這一禮。
“二郎過獎,我也不是全無私心。護佑一國太平有功德可拿,這于我不過有利而已,二郎莫要将我看得高尚,我受之有愧。”
李世民反而更放心了。
不如說,有所求,總比無所求更讓人安心。
很多時候,無所求代表着更大的籌謀。
像這樣擺在明面上,一目了然,就很好。
你所求的,正是我擁有,且能毫無負擔給予的。
我需要的,剛好是你能輕易提供的。
如此正好,皆大歡喜。
李世民鄭重道:“便是如此,曦光有大才,有偉力,這天下廣袤,單是大唐周圍就有諸多國家,曦光獨獨選擇了我們。”
“我大唐不過剛剛度過戰亂,正是百姓貧苦、百廢待興之時,天下百姓正期望能得一個太平安穩,休養生息。我大唐能有幸得曦光青眼相助,護佑天下安穩,是我大唐子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