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阿耶,當花花,麗質想做牡丹花!”
李麗質抓住李世民的袖子興奮地說。
她聽懂了,她要是想和耶耶、阿娘、阿兄一樣可以修煉,變成小仙女,就得換個身體。
這樣的話,那她想做牡丹花,那是她最喜歡的花花,又香又漂亮。
“阿娘,青雀想做一支筆。”
他喜愛文學,不喜歡運動,如果非要換個身體,他一定要做一支筆!
書總有一天會看完,會沒有新鮮感,做筆的話,就可以把源源不斷的靈感書寫出來,不拘于材質,想寫在哪裡,就寫在哪裡!
小小的孩子,還沒有意識到,失去原本的身體對他們來說意味着什麼。
辦法是第一次聽,其中細節固然諸多不明、不解,實施起來也很可能隐患重重,令被實施者痛苦萬分。
可這對李世民來說,孩子受苦經曆危險固然令他心疼不忍,可永遠與他可愛的孩子們天人永隔,則更令他難以接受、痛徹心扉。
長孫嬗也一樣,隻是想想她會永遠失去她孩子中的任何一個,她的心都要碎了。
李世民和長孫嬗從來都是善于把握機遇的人。
這次也不例外。
他們夫妻笃信用人不疑,既然選擇相信國師,那就不會懷疑。
正是這份以心換心的誠心,讓大唐未來的肱股之臣們,願意将一顆真心和生命交給李世民。
既然選擇相信,選擇抓住機遇,那對大唐的很多安排就需要動一動了。
比如:不論是現在太子的身份,還是過段時間當了皇帝,李世民的後宮都不會再有一個孩子出生,無論男女。
為了定格身體的年齡,未來的帝後夫妻已經做好把靈魂轉移到替身傀儡中,來進行日後日常生活的心理準備。
傀儡怎麼會有生物的欲望,這種情況下,後宮等同虛設。
談情說愛,有老婆就夠了。
比如:更換太子。
在一家之主敲定修仙這個大方向以後,李承乾的最終選擇是什麼,就不言而喻了。
當他得知元陽對修士的價值,以及修士越強大越難以擁有子嗣後,他就知道,他已經不适合做他耶耶的繼承人了。
不過好在,耶耶和阿娘不隻有他一個兒子,他們還有青雀,相信青雀會做得很好的。
李承乾放下顧慮,順從内心,拜了關初陽為師。
初為人師的關初陽欣慰地從變出一枚小小的耳釘,作為老師給徒弟的見面禮交到李承乾手上,讓他有空去打個耳洞把這戴上。
李承乾及目睹這一切的李家人表示不解。
關初陽解釋道,别看着東西不大,作用不小。
小小的耳釘,看起來非常低調樸素,上面的隻有一粒赤扁豆大小的深紅色寶石,若是戴在耳朵上,看到的人甚至會以為那是一顆紅痣。
但這其實是一枚無主的儲物法器,内部空間有三個太子府那麼大。
裡面放什麼都可以,隻是不能放活物,裡面沒有空氣,會窒息。
這耳釘還是他築基時期的舊物。
并表示今日事情突然,他還沒來得及準備小徒弟的修煉資源,明日晌午用過膳食後,到他這裡來領,順便學習一下修真基礎,嘗試下引氣入體。
“謝師父。”
李承乾恭敬接過耳釘,不談材質和作用的話,這可能是他這七年人生裡收到過的最寒酸(劃掉)的首飾了。
被父母抱在懷裡的兩個弟妹,好奇的朝哥哥的手上探頭探腦,不是很能理解,這麼個其貌不揚的東西居然還是個寶貝。
李世民和長孫嬗倒是覺得這樣很好,這樣更安全。
李世民由此聯想到了,若是用來運送糧草該有多麼方便安全。
長孫嬗則考慮,找個手熟手快的有經驗的侍女,盡快給兒子打耳洞。
接下來,關初陽教李承乾怎麼用指尖血綁定儲物耳釘,并表示等他正式開始修行,修到築基期的時候,再教他怎麼用神識綁定。
那個更靠譜。
雖然已經确定好師徒名分了,但李世民還是認為必須要有一場盛大的拜師儀式。
一來,以示對國師的鄭重。
二來,大唐未來帝後的嫡長子放棄繼承人的位置,對外需要有一個無可争議的說法,否則天底下什麼猜測都能有。
三來,自然是政治宣傳,加強李世民一家的天命。
甚至,李世民連關國師覺得太麻煩的顧慮都考慮到了,若是不想連着舉辦兩場,收徒儀式可以并在國師冊封儀式裡一起辦。
關初陽表示:你開心就好。
再比如:給心腹們畫餅加打雞血,為了大唐繁榮昌盛努力、努力、再努力!
次日一早,李世民召集自己的心腹智囊團們前來太子府,帶着長孫嬗一起,大家開一場會議。
李世民向他的文武心腹們共享了昨晚從關初陽那裡得來的訊息,他的記性很好,複述起來一字不差,完全不需要長孫嬗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