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颉利可汗是知道大唐皇帝冊封仙人為國師這件事的。
甚至連大唐皇帝冊封皇太子,登基皇位,冊封皇後引來鳳凰攜白鳥獻禮這些事,他都是知道的。
但他全都沒當一回事。
在這個神迹幾乎隻存在于上古傳說,祥瑞不明真假的世界。
這些事情對他來說太荒謬了,沒有親眼所見,沒有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他根本無法相信。
慣性思維下,颉利可汗下意識以為,這隻是現任李唐為了掩蓋自己殺兄弑弟逼父惡行,給自己的皇位披上一層神聖色彩的皮。
糊弄糊弄那些平民就足夠了,誰會真的信。
然後,他跟他的大軍就真的裝上槍口了。
沒機會接觸,更沒機會狡辯。
十萬突厥人被迫聚在空中黑壓壓的一片,仿佛距離地面很近的烏雲,遮擋了陽光,落下大片大片的陰影,隻有細碎的光束透過肢體縫隙落在地面上。
以一個地上的人接觸不到,但能看清上方人面孔的距離(近視眼除外),在大唐境内飄蕩,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一連三天,沒吃沒喝,心死得透透的突厥士兵們看遍了大唐的大好河山。
大唐的子民們也一個不落地看過了,這些膽敢進犯大唐的突厥人。
他們都知道這是誰的傑作。
關國師的威名早就在朝廷的大力宣發下傳開了,配合着突厥人明晃晃的挂在天上的深刻下場,既是給人民出氣,也是在顯示神迹一般的,人不可抵抗的偉力。
關大國師因此一舉成名,比當初弄鳳凰出法器給李世民和長孫嬗站台,還要讓人信服敬畏。
一些人情緒激蕩;一些人心思惶惶;
過去,隻以為遊街示衆是活着的時候最沒有臉面,最丢人的。
如今卻明白了,挂在天上遊國示衆,比扒光衣服遊街示衆更可怕!
某些有遠見的家夥已經在思考他們和李唐王朝的關系,和對待李唐王室的态度了。
尤其是在得到準确情報,明了關國師收下李世民的大兒子李承乾做徒弟,且住在大明宮太液池蓬萊島上的時候,更是認為不能再拖了。
這李唐朝廷肉眼可見的是有天命在身,他們這樣的人家,最應該看清大勢,順應天命,而不是和天命作對,隻有這樣,家族才能長久,他們才能長久。
得了,收拾收拾準備入朝吧,要是能有幸和那位國師攀上交情就更好了。
他們的想法,關國師不知道,更不想知道。
三天時間過去,那些突厥人被丢到境外,之後是個什麼情況,關國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還是李世民忙裡偷閑,來找他說話,關初陽才知道後續。
首先是受難群衆有得到妥善地安置。
其次是收獲的大量馬匹和具有突厥色彩的武器,這可是好大一筆财富,馬匹直接進朝廷的養馬場,武器被熔掉,做成大唐标準的軍備。
最後,是那群突厥人。
以為大唐君臣會看在他們已經受到奇恥大辱的份上,放他們一馬嗎?
怎麼可能!
敵人是受辱了,又不是死了!
突厥人之所以會突襲大唐,不就是見大唐剛剛經曆權力變更,以為能趁機多占便宜嘛。
敵人先不做人,那就别怪對手落井下石。
李世民還提到,民間已有百姓自發為關初陽立廟,供長生牌位,問關初陽是何想法,要是關初陽需要且歡喜的話,大唐官方也可以為其弄個很氣派的廟宇。
關初陽聽後大驚失色,連連搖頭擺手,顯示出十足十的抗拒。
同時還想到,怪不得這兩天總有絲絲縷縷的信仰之力狗皮膏藥似的黏上來。
這東西一旦進來,要剔出去可就不容易了。
設了廟宇,有了據點可還得了!——不行,他得趕快弄個屏蔽法器。
民間自發向來難以禁止,他得早做打算。
“不行!不可以!這玩意兒誰愛要誰要!我不要!”
功德是天道給的獎勵,雖然在實打實修行上比較讨巧,助力不足,還虛,可好歹沒有副作用。
信仰算什麼,那鬼玩意就是D|品!倒貼都不要!
李世民先前以為,關國師或許會欣然接受,或許會覺得多此一舉,總之,反應都應該是淡淡的,萬萬沒想到關初陽會有這麼大的排斥反應。
摸不着頭腦,亦百思不得其解。
“這是為何?”
佛道人士皆需人間香火供奉,為何你排斥如厮,避如蛇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