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諸邪退散。”
諸邪退散。
一語成谶。
隻是大燕被谶作了“邪”。
不出幾年,大燕全境兵戈四起,叛軍勢如破竹般攻破都城浩京,改朝換代,将大燕皇親國戚殺個精光,隻是沒尋到四皇子和國師,想來這二人定是早已死在兵戈之下,屍骨無存。
鮮血滲透了皇城的白玉階,光超度都超了好幾天。新帝卻仍不滿意,似是專為侮辱大燕,新的國号正選用了大燕皇族的“楚”姓。
自此,史官皆記:“大楚盛昌,帝靜難齊民,思宏德教。四海清平,黎氓休養生息,無不念大楚盛德。”[3]
好似當真是個諸邪退散、天下大同的太平盛世。
至于什麼苛捐雜稅,胡說八道,那分明是兩袖清風,與民同樂;至于什麼邪祟妖魔橫行,管他呢,這叫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盛世一直持續着,直至有一日,不知何處傳來風聲:
天災将至。
霎時,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似是猝然自盛世的荒唐幻夢中驚醒,無不日日擔驚受怕惶惶不安,成日燒香拜佛祈求神仙保佑。
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神仙的香火收了一籮筐,天災卻連影都沒見到。
于是,一衆的惶惶不可終日盡數化作潑天怨氣,更有傳言,最初散播天災将至者被處以了極刑。
都說了諸邪退散,那還能來什麼天災?
日子又太平起來。
這一太平,就太平過去了三百年。
直至當朝皇帝改年号為元亨,不知何處竟又傳出了相同的風聲——
天災将至。
然而這一次,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盡數将其當做了一塊笑料。
坊間甚至傳出個罵人的新法子:若是想說人蠢,便說他是日日念叨天災将至之徒。
天災來了又如何?總有神仙和聖人相助罷!
于是神仙該收香火收香火,人們該樂的樂該苦的苦,妖魔該橫行橫行,邪祟該作亂作亂。
三界其樂融融。
直至元亨八年,三界間的寂寂混沌之中,一雙眼睛猝然于黑暗中睜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