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真有一個全球旅行系統 > 第4章 大唐盛世

第4章 大唐盛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手頭上的錢已經規劃好了,這五天絕對夠用。

糖蒜幾乎是泡馍的标配,她來到的這家店也不例外。隻見老闆端來兩個大碗,一碗一個馍。一盤贈菜醬牛肉和一碗油潑辣子。

現在隻要看到油潑辣子她就興奮得很,有這萬能辣子在,這碗到底會有多好吃她不敢想!

除此之前還有一碗茶,也是贈送,但她還是自掏腰包買了瓶冰峰,和油潑辣子簡直絕配。

“一分為二,二分為四,最後要掰到黃豆粒大小。”這是剛剛上菜時老闆說的原話,她一字不差的記住并且嚴格按照話的意思執行。

這東西但凡指甲長點都不好掰開,而且吃羊肉泡馍根本急不得,掰馍就需要把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很适合跟朋友一起來吃,這樣中途還能聊聊八卦。現在沒人跟郁禾聊八卦,她就看來往的人,也是一種樂趣。

她手上的羊肉泡馍,是半發面的馍,和下午吃的月亮馍那種全發面的手感不一樣,吃法也不一樣,半發面的馍是專門做來為了炒或者煮着吃。這還得感謝下午跟她聊天的熱心阿姨的科普,想不到來到西安第一天就知道了一些沒什麼用但可以豐富閱曆的知識點。

她還知道,馍這食物,其實是外來食品,為西域地區的Muslim,唐朝時和西域往來密切,馍就是那時候被引進,并且很快在市井中普及,聰明的吃貨先人發明出各種各樣的吃法,因為唐朝喜食羊肉之風盛行,所以羊肉泡馍最為出名。

而羊肉泡馍發展至今,也在速度上進行了改革,掰馍可以不再徒手完成,而是機器代勞。但機器掰出來的馍沒有手掰得好,馍會被壓得瓷實,重點體現在味道上面,瓷實的馍煮出來不入味,所以郁禾甯願自己的掰得大一些,都不要機器來代勞,美食重點就在于美味,不入味就不好吃,那吃來幹嘛。

四十分鐘後,郁禾終于掰完手上的羊肉泡馍,趕緊帶着碗走回店内放在出餐口上,彎着腰:“我要口湯,謝謝~”郁禾學着前邊點餐的客人說,盡量顯得自己是個有點“經驗”的遊客。

“得嘞,姑娘稍等。”老闆給她一個發圈牌,示意她坐等。

在她的觀察中,這羊肉泡馍還有另外兩種吃法,幹泡和水圍城,可以說,給西安人一個馍,他們能給你泡下全世界。

比如小炒泡馍、葫蘆頭泡馍、三鮮煮馍、粉湯羊血、豆花泡馍等,還有一種名為黑暗料理的鹵汁涼粉,這也是屬于泡馍的一種。

這些知識點一部分是在小旅給的路書中看到,一部分還是來自那位熱心阿姨的推薦。

想到阿姨,阿姨就出現,雖然不是同一位,但同樣熱情。

“姑娘,你這兒有人嗎?”慈眉善目的阿姨禮貌問。

“沒有沒有,您坐。”郁禾看了一眼周圍,原來不知不覺間就連外頭的位置都基本被坐滿。怪不得阿姨要來和自己拼桌呢。

“小姑娘來西安玩?”阿姨放下碗,一邊掰馍一邊說,她的步驟和剛剛老闆說的口訣一模一樣,但掰的馍卻比郁禾小很多,是真正的黃豆粒大小。

這才是标準掰馍啊,郁禾心想。

“嗯,來玩兒幾天。”郁禾語氣禮貌又略顯疏離。

“一個來的?”

“嗯,一個人。”

“嫽紮咧,一個玩得更自由,想去哪就去哪。”

“阿姨說得對。”

二人随意地聊了幾句。

阿姨是個不喜歡冷場的人,她覺得既然都有緣分一起同桌吃飯了,那必須聊嗨咧。

“姑娘點的是羊肉還是牛肉呀?”

“羊肉呀,羊肉泡馍,不都吃羊肉嗎?”阿姨為什麼要這麼問?

“我這是牛肉的咧。雖然叫羊肉泡馍,但我們基本多都點牛肉,關中地區的牛肉更好吃,羊肉嘛,差點意思。”說完,阿姨又小聲地補充一句:“而且,這裡羊肉價格貴,牛肉才更有性價比!”

“哦~那我下一份聽阿姨的建議,也點牛肉泡馍。”郁禾同樣小聲回應。

“如果喜歡吃羊肉啊,我更推薦你吃水盆羊肉,陝北的羊肉才是極品!”

“我下午剛了水盆羊肉呢,味道确實可以,不過湯的味道更鮮。”

“美得咧!我每周最多就吃一次泡馍,久一點甚至一月吃一次,夏天吃得更少,咱們這裡好多泡馍店在夏天都轉賣烤肉,所以你現在來正正好。而且啊,我們都把泡馍叫做煮馍。”

“煮馍和泡馍不是兩種食物嗎?”郁禾突然來了興趣。

濃濃的求知欲讓阿姨趕緊往下說。

“我們老一輩都叫煮馍,因為這食物的味道在于煮,湯和馍都可以标準化,但煮馍很難,煮馍吃的是咱西安的市井氣息,吃的是不同店不同的口味,所以你可以看到咱們這幾步就有一家泡馍店。”

“原來是這樣啊。”郁禾對阿姨的話深信不疑,本地大齡女士的話很有時可信度。

而且阿姨的臉上能看出很濃的故事感,說不定還是個什麼厲害的人物呢。郁禾又問一個她一直以來都有的一個疑問。

“那羊肉泡馍為什麼沒走出西安呢?我在很多城市都沒見到過羊肉泡馍的身影,見到了,也覺着好像不應該是那樣做,所以在來西安之前,我一次羊肉泡馍都沒吃過。”

“羊肉泡馍走不出西安咧,想走出西安,我内心也不願意。”阿姨搖頭,語氣突然有些傷感和惋惜。

“為什麼呀?”郁禾感覺到現在的氣氛不像剛剛那麼輕松了,帶着不解問。

“我内心不願意泡馍走出省,地域美食的背後是文化風俗,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慢一點很難被人接受咯。”

阿姨說完看着自己掰了一半的羊肉泡馍,“就好比我面前這一碗泡馍,掰一次就需要半小時甚至四十分鐘的時間,你能保證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耐心能堅持下去嗎?”

“确實,不過我有啊,這世上不缺和我們一樣有耐心的人,不必過于悲觀啦。”郁禾反倒安慰起阿姨來。

“不止呢,你肯定聽說過肉夾馍吧?”

“嗯。”郁禾點頭:“我還吃過呢,最聞名的一道小吃,這個走出西安了都。”

“走出省就是我最心疼的點,名字是走出去了,但做法沒有。你如果有時間,可以去吃一吃咱們這裡正宗的肉夾馍,也隻有在西安才能吃到正宗的味道。因為肉夾馍在走出省後被胡亂改造,大部分的商家連老老實實的做餅子,老老實實按照配方炖肉的耐心都沒有。

随意捏出一把香菜,一把青椒,一勺随便熬的肉,一個随意揉捏的甚至是解凍的電烤餅,就組裝好了所謂的‘西安肉夾馍’,還是走不出去的好,最起碼還正宗咧。”

阿姨語氣感慨,郁禾聽着也不是滋味。

“美食的背後是當地文化,這話我覺得對,但現在在更多人的心裡或許會覺得隻要好吃,就是正宗。”

“這就是年輕人的思維哦,你的話也有理,或許是我老咯。”阿姨突然的釋懷又讓郁禾不懂了。

或許等她到阿姨這個年紀就懂了吧。

從跟阿姨的對話來看,她是個很熱愛自己家鄉的人,希望大家知道家鄉的特色美食,但是又不希望家鄉特色美食被打上不屬于它的标簽味道。

她好像突然開竅了一些,懂了點旅行的意義,隻有身在這座城市裡,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美食和文化底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