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她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給震懵了,腦子裡一片空白。
就隻是遵循着後天訓練出來的類似于本能的習慣,越是在危機之下,越是在頭腦僵硬想要放棄和退縮的時候,就越是要前進,并且精确專注的前進。
——隻要讓頭腦全神貫注的去思考應對危機的方法,就沒有餘裕去慌亂、恐懼、猜疑、動搖。
——隻要讓身體動起來。
成銘還在外面,他還沒有安全撤回。
她怎麼可以在這種時候被這種程度的困難打倒!
——她得出去接應他。
列車還在緩慢的發動中。
守護之盾發動需要消耗大量的導力,結界内的空氣中導力元素已經變得十分稀薄。
呼吸很順暢——富導造成的導力不适症也消失了,身體很輕快,眼睛和耳朵也很靈敏。
注意力前所未有的集中,四周的一切都看得很清楚。
——十個出戰人員都在視野之中,全員平安。成銘沒有受傷。
隊伍的陣形也很整齊,殿後的是安德烈和陸清源,成銘和尤利娅負責側翼掩護。
掩護?有敵人出現嗎?
等等,肯定會有敵人出現吧——畢竟這次的襲擊者可是提前挖斷了梓木、種植了噬導藤樹,甚至還準備了足以把列車炸成鐵皮棺材的彈藥當量。怎麼可能甘心不交戰就撤退?
密集彈藥的掩護之下,他們必定還有别的動作。
是會襲擊出戰小隊?還是列車?
正常說來,應該還是出戰小隊吧——畢竟列車上有裝甲和守護騎士在。
要去支援成銘他們嗎?
說起來,其他的接引人員呢?似乎隻有她一個人出車廂了——等等,四号車廂也有人出來了,六号也,二号……看來九人接引小隊,很快就會集齊。
黎曉頭腦精密的分析着眼下的局勢。
而後變化再一次發生。
——敵人,或者說敵軍出現了。
配備和素質參差不齊,看上去像是烏合之衆。但是陣型中有兩名全身披甲的騎士。
——騎士的層級跟普通的戰士是不同的。
帝國現服役騎士79人,已足以支撐帝國成為全世界戰力最強大的國家。
現代的騎士禮裝雖然已經不隻有紫瞳、藍血才能駕馭,但是對内回路的需求依舊是變态級别的——畢竟,現役全部軍人中也隻能挑出79名适格者。鑒于最強大的alpha都會湧向軍隊,所以,哪怕說全帝國十億人口隻挑出79名适格者,怕也并無太大的誤差。
——每一個騎士在卸去裝甲之後,戰力都可以和陸清源一争高下。
全身披甲之後,更是可以一騎當千,單兵成軍的怪物。
——要出動了。
黎曉在一瞬間就意識到了。
——列車上的騎士并非為保護他們而來,隻怕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眼下的狀況而配備。
襲擊者固然謀劃周全,但我方的應對顯然也絕非毫無準備。隻怕早已提前得知情報,将計就計。
——誘餌并非陸清源他們,整列列車都是誘餌。
唯一的疑問在于,為什麼。襲擊這樣一車學生究竟有什麼好處?還是說,跟上一次劫機一樣,關鍵不在于乘車的人,而在于車上搭載的某樣東西?
但眼下當然沒有閑暇思考這些。
守護者之盾開始發生變化。
那護盾原本由無數蜂巢一樣的小盾牌組合而成,而現在那鏡面一樣的小盾牌中大部分,已經還原做流金屬原本的形态——微小的流金屬立方。
護盾不再覆蓋全領域,就隻“夠用即可”的擋住已經變得稀稀落落的炮彈——或者說流彈。
而後三号車廂上裝甲打開,先是着甲的單足落地,僅止正面全甲的騎士悠閑的前行,流金屬的機甲自列車上點滴剝離出來向着他的身軀聚合。有一瞬間他身後的零落的禮裝,就像是春日月色之下一樹迎風飄散的飛花。
而後瞬息之間飛花聚合,騎士着甲。
已撤出護盾的流金屬立方凝合成刃面流光的雙刀。
那高達三米的,無論從任何角度去看都是機甲巨人的騎士,意外的長腿細腰,靜立的那瞬間姿态優雅含蓄如低頭沉思的鋼鐵武士。而後,他手握雙刀沖了出去。速度快的像是一道流光,淩厲得仿佛交戰瞬間就能斬斷敵人的脖子。
那流光是曲折的——騎士在殺向敵陣的途中,逆行斬落了飛向列車的最後一波炮彈。
——騎士出戰。
而列車上,也不再有絕對防禦的守護者之盾。
車速緩緩提起了。
跑在最前面的出戰人員抓住列車側面的鐵橋,陸續回到了車上。
而黎曉則翻身攀上了車廂頂部,集中全部精力,戒備着四周的動向。
就在其餘八人都回到車上,而成銘和尤利娅握住鐵橋的護欄準備翻上列車時,另一波敵襲,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