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蘇淩也沒有後台,他過往的劇都是很敬業地配合劇宣,一眼看過去和女演員就是純友誼,無暧昧,嗑學家們都按照知己嗑的。
在過去可以細水長流的時代,這樣一種分寸感十足的營業還是比較打動人心的;但在現在這種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的情感阈值普遍高懸,熱烈勁爆才能抓眼球,這種清湯寡水的分寸感實在是太過雞肋。
蘇淩無意搞什麼三人修羅場的宣傳,劇方當然也最偏重男女主的幹柴烈火,這一part他在看到流程的時候就知道必定是孟琳和曾一濤的。所以,現在是什麼情況?
這些都隻是轉瞬之間,蘇淩畢竟在娛樂圈裡浮沉多年,面不改色。
既然流程無人叫停,給到他頭上,自然也該摒除一切雜念,把這一環節完成好。
這一環節的主題是假如,主持人講述了指定情節:“請兩位嘉賓選擇《半緣君》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有矛盾沖突的戲,在這裡重現。如果能夠重來,根據角色兩位是否會作出不一樣的選擇。”
如果是男女主,選擇的絕對是中後期促使劇情走向高潮點的一場大戲,因為這場誤會争執,男女主的事業與家庭都陰差陽錯地陷入了矛盾危機,而後兩人敞開心扉消除誤會、重新并肩攜手才共同戰勝困難,在這一過程中也加深升華了感情。
這一part簡直是為他們量身定制的,配合劇情恐怕能令劇粉發出尖叫,在現實中圓了劇中的意難平。
到了叢顧和女主這裡,就顯得格外不合時宜了。叢顧放浪形骸、搞抽象藝術,但自從小的時候和女主一起出去玩卻沒能照顧好她、緻使她的小腿上留下了一道疤痕後,他這輩子就沒再違逆過女主。
他們就連分手都是淡如白水的,由女主歉疚卻堅定地提出,叢顧沉默良久終究應下一個“好”字,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一個不學無術沉迷在自己世界中的纨绔子弟,他們之間是毫無精神交流聯姻居多的婚約,有什麼資格桎梏一隻想要振翅高飛的天鵝?
那麼現在就算有這個假如又有什麼用?又能怎麼發展?
孟琳和蘇淩走到遠離衆人的準備區,他們有幾分鐘的準備時間,但孟琳這才是第二部戲,畢竟是經驗不足,瞬間慌了神,本能地向蘇淩詢問:“蘇蘇,這……這怎麼演啊?這個假如根本沒什麼用啊,難道我們倆要把劇裡的内容再演一遍嗎?”
她雖然經驗不足,但不傻,如果他們和劇裡演得一模一樣,那真的是後期都救不回來的尬死。
蘇淩微微低頭,平靜穩重的目光像是一劑穩心劑:“沒關系,相信我,你跟着感覺走,自由發揮就好。我們就演分手那場戲,前面交給我,你很有共感力,相信你自己。”
“3、2、1,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