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三月二十九,萬事皆宜,聽說姚家要辦遷居宴,陛下早早發話三十日的休沐往前一日,除了李家,還沒别家有這樣的體面。
陛下發話後,李家主動同姚家要了請柬,說要來姚家的遷居宴。
雖說李首輔不會出面,卻已是非比尋常了,本來可來可不來的人家也都要來了。
時候還早,姚府前的巷道裡各府馬車已排起了長龍,管事們帶着仆從一路排到巷子口,忙碌地來回通禀并引領車駕停靠。
大門洞開處,姚府的幾位公子在門口迎客,小姐們則在二門裡,熱情地往府裡讓着客人們。
姚家是江南望族,在姚家族學附學考出來的官員就不少,姚家在仕林中的号召非同一般。
縱姚家退了多年,影響仍在,姚家宴客還是原來的規矩,老爺輩的一般不會出來迎客,就連李家人來也一樣,由姚五公子引着進了大門,姚三老爺并姚五老爺迎出半個院子,沒人會覺着不妥。
一般宴客,未正的時候能來的客人該都到了,門口迎客的主家人就會回去,隻留管事在門口看着。
這會兒姚家的幾位公子仍擱那兒候着,來客們就知道這是等着衛王呢。
來了才知道,姚家四房的太夫人由兒媳和兩個孫輩服侍着于昨日傍晚到了應城。
四房不同别個,姚妃出自四房,四房的太夫人是姚妃嫡親的嫂子,衛王的親舅母。
本朝重禮法,從皇帝起都會尊讓母族的長輩,所以衛王無論如何都會來。
果然,沒得一會兒,守在巷子口的管事望見了衛王的車駕,忙跑回去禀了姚家的幾位公子,姚五公子忙遣人回去告訴了,很快姚三老爺并姚五老爺快步迎出了府門外。
幾回下來,姚家已略知衛王的脾性,見禮後也不同他搭話,一行人簇擁着他入了府。
正要引着衛王往男賓處去,衛王停住了,身邊的内侍代他說道,“王爺想先去給四房的太夫人請安。”
時下雖不像前朝那樣講男女大防,一家子親戚男女歡坐一堂叙話宴飲都是有的。
可如今日這樣正式的宴會卻要守着禮法規矩,男女是要分席而坐的。
宴畢,未婚的男女倒是可以一處遊戲賞園,不過都是隔着丫鬟仆婦們,想挨近些是不能夠的。一般有意結親的人家都會借此機會讓兩方的小兒女相看。
隻是略站一會兒,往女眷處倒不用特意避開。
于是姚家一衆老爺公子陪着衛王往女眷處去了。
女眷們的宴飲處設在姚府花園的影霞軒,那裡最軒闊敞亮,帶着能開合敞窗的連廊四面延伸得幽遠,一年四季都合适賞景設宴。
影霞軒内遍植名貴的花木,其間點綴着奇巧玲珑的山石,一脈清澈的碧水時隐時現,幾樹西府海棠和廊下的名品牡丹正盛放着。
來了才知道,這處宅子不是姚家現置的,而是姚家的祖産。
這就是有傳承的世家大族的底蘊,手裡掌握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如此也就能理解當年李家為何那樣忌憚姚家了。
見識了這樣的姚家,崔蘭愔心底的那點意難平徹底沒了,項氏選姚家結親才是明智的,譚紹的子孫後代以後必會是譚家最顯的一支了。
今兒崔家大房五人均是陳太後所賜料子做的新衣,一家子本就個頂個好看,新衣裳擡得人越發好看了,于如雲的賓客中很是顯眼,因着不常往外走動,引來不少人打聽是哪一家的。
姜氏于衣裳樣式上極有巧思,那匹石榴紅妝花愣是讓她給崔蘭愔姐妹各出了一件短衫外,又一人出了件褙子。
崔蘭愔今兒上身是及腰的石榴紅妝花褙子,下着玉色的寬襕裙,配的那套珍珠首飾。
得陳太後說了衛王不是擺設,讓她不用扮醜後,崔蘭愔聽進去了,好好的誰樂意往臉上塗厚粉,她臉嫩,每回洗了臉上都要紅癢兩日,所以今兒來她就沒敷粉沒描眉,隻唇上沾了點點口脂就出來了。
從姚府二門裡下車開始,往影霞軒裡進的一路都被人一再的打量,等打聽到她就是得陳太後兩次召見的崔家女後,有幾家的夫人專過來找了常氏和姜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