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非要揪着她不放是嗎?崔蘭愔攥緊了拳頭,極力克制着不斷上湧的怒意。
這事兒不管是康王自作主張,還是端王授意,都欺人太甚了。
她明明拒絕了,這些人就能無視到當聽不見,是覺着如她這樣的就可以随意捏扁搓圓麼?
“我在無錫都聽說了,愔姐兒得了陳太後喜歡,連帶着衛王都認了你這個表侄女,沒想到這會兒連康王妃都來給你送東西。”洪大夫人興緻勃勃道,“說來怪難為情的,我好久沒見過宮造的好物了,今兒托愔姐的福跟着見識見識。”
姜氏也沒多想,隻當她昨兒進宮遇上了康王妃,康王妃為着做給陳太後看才送東西過來的,為免中間出漏子,就退回去也要清點一下的,順嘴道:“送進來吧。”
這會兒攔不攔已沒什麼意義了,崔蘭愔由着孫婆子帶人給東西搬進來。
聽孫婆子的話已想到了東西不少,等真擡進來,這些人還是被驚到了。
十八匹料子,大大小小十幾個檀木螺钿的匣子,還有南北的各式土儀十來樣,一會兒屋裡的椅子案幾上就擺滿了。
洪大夫人可不是她嘴上說的那樣沒見過的:“康王妃怎這樣大方。”她翻動着那些料子,“這些料子都是宮造裡的尖兒,除了王府公侯人家,等閑人家得賜一兩匹都了不得了,這幾匹紅的倒好看,隻沒匹正紅的,不然用來給愔姐縫嫁衣多好,隻康王妃那樣的人怎會想不到?”
見姜氏不動,洪大夫人以為她不懂該從哪裡看,上手打開了最大的那個檀木螺钿匣子:“咱們先瞧這裡是……我滴天……”她随即捂住了嘴。
匣子裡一隻精美之極的展翅欲飛狀的五尾金鳳钗落在那裡,蘊出的金光晃得人眼暈。
一屋子人全都驚疑不定地看向崔蘭愔,姜氏和崔蘭芝更是緊張的抓住她的手:“愔姐兒,是康王……”聲音裡是止不住的顫。
洪佶了解過禮制,過來往匣子裡看了,沉聲道:“親王側妃是三尾鳳簪,五尾鳳簪又無珠旒該是太子良娣的。”
現在雖未封太子,可誰都知道會是端王,且很快他就會得封了。
這樣的情況下,能往外送出這樣代表允諾的金钗,隻能是端王。
讀書人家重清譽,所以就是親王的側妃,讀書人家也瞧不上,家裡的庶女也不會去做親王側妃。
但皇帝的宮妃和太子的良娣良媛又另當别論了,姚家就送了姚妃入宮,而大郢讀書人家有幾個敢同姚家比清貴呢。
洪大夫人看着崔蘭愔的眼神就變了,“愔姐兒要做貴人了!”
崔蘭愔冷了臉,過去啪地一聲合上匣子,揚聲道:“喊耿順耿大有來。”
都不用艾葉,知春小跑着就往外喊耿順去了。
姜氏、崔蘭芝這才回過神來,“對對,趕緊叫耿順給東西退回去。”
崔晟也道:“别有顧慮,有什麼家裡都和你一起擔着。”
崔蘭愔笑看向崔晟:“爹不有沒上身的道袍麼,等會兒叫知春給我改出來,今後我就是無為散人了。”
姜氏呆了一瞬後反應過來,急道:“怎就至于了,不是還有衛王和陳太後給你做主麼?”
崔晟卻已想明白了,按住了姜氏:“這事兒不好找衛王和陳太後了,去了反讓人為難。”
自家人都好說,崔蘭愔轉向洪佶,“我先在家裡做散人,若還不行,我就去歸真觀,該不會帶累姐夫。”
洪佶看了崔蘭芝一眼,“二妹不必如此。”他朝上指了,“若将來上面是那樣小心眼的,我就和你大姐回家種田去。”
崔蘭愔心裡好受了些,為崔蘭芝得遇良人而高興。
崔晟和姜氏也一樣,想着一家人齊心,必也會像以前一樣都順過去。
等耿順來了,崔蘭愔叫他帶人立即給東西都退回康王府。
看着耿順走了,崔蘭愔對耿大有道:“去衛王府告訴了,說我昨晚夢裡得了指點,要想解了刑克六親的命理,必得做幾年女冠才好,如此我這陣子就不過去了,等我于道法上有些心得了,就過去給表叔他老人家講講。”
這個節骨眼上,她尤其不能往衛王府和陳太後宮裡去,一旦去了,在端王那裡,她一切的行為都該成了衛王指點的了。
如此,就到此為止吧,她這個經不起推敲的表侄女該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