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天下一切都裝在他眼睛裡,他心中的所有情緒也都裝在眼睛裡,太沉重了,想要發作卻又忍耐,想要宣洩卻又沉默。
他像一叢自甘孤獨的荊棘,最尖銳的刺在眼睛裡,當你越來越向他靠近,容易被他刺傷。
攀申被那樣的眼神看得十分不自在,但逼着自己對着他。
丘漠先移開了目光,看向了别處。
“或許潦倒吧。”
他開步往院外走,攀申跟上去。
“喂,束魂咒,解不解?”
“你不是兇神麼,一個破咒解不開?”
“我當時元神重啟,你趁人之危。”
……
-
丘漠在道觀逗留了幾日,方丈喚他作丘漠先生,待之十分恭敬,道觀的弟子學着師父一緻喚他作先生,更不敢無禮。
如此看來,似乎他的身份并不是什麼道士。但身穿道服的丘漠從不會擺架子,待誰都和和氣氣,甚至和弟子一起幹活,沒半點格格不入,這讓其身上添上了更多神秘。
總在人間煙火,與各種各樣的凡人甚至最底層的凡人為伍,卻好似有着不同凡響的背景以及深不可測的法力,那麼,這愛當乞丐的臭道士背後究竟是何身份呢?
比起好奇丘漠的身份,攀申更考慮的是怎樣能解開身上的束魂咒重獲自由。
臨走時,丘漠對攀申說:“跟我走嗎?”
“給我解束魂咒。”
丘漠轉身走開,他不給解。他待了幾天攀申就纏了他幾天,對話次次不離束魂咒。
丘漠走到門檻前停下了,回過頭去看攀申,似用眼神又問他一遍走不走。
當然走。
他可不想又等十年。隻要纏着丘漠不放,總有辦法讓他解咒。
綠林寂靜,陌路清幽。離開道觀時是兩個人。
-
在一個攤子那兒吃面,兩人坐在簡陋的桌子前,丘漠用筷子将剛上桌的碗裡熱氣騰騰的面和濃郁的醬汁攪和起來,面裹上醬汁色香俱全,含入口中美味沁人心脾。
攀申看着丘漠吃,自己碗裡的沒動。
“怎麼不吃?涼了味兒就不對了。”
道門的食物簡單,而且修煉并不常吃東西,攀申對“人工”食物的欲望一點不大,印象中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大概是人的精氣,一口進去能量滿滿、神清氣爽。
“你平日就吃凡人的食物?”
“你小瞧凡人的食物嗎?”丘漠放下筷子,嘴裡還咀嚼着,他伸手抓起攀申面前的筷子,托住碗幫他拌碗裡的面,拌好後差點還要喂他。“你嘗嘗。”
攀申微偏頭,擡手接過了筷子,要自己吃。
“會用筷子嗎?”
怎麼像當他是啥都不會的小孩一樣,他在道觀十年白待了麼?
攀申用筷子夾起好多面一口氣塞進嘴裡,似以這種方式抵制外來錯誤的眼光。
本想随意對付幾口,誰知吃進嘴裡才發現那他看不起的“俗物”居然很好吃!自然綻放的味蕾帶來的感受是奇妙的。
“不錯吧。”丘漠也繼續吃自己的,“你還是猴的時候,叛逆得不行,給東西不吃,怕你餓死隻能硬塞,自然是感受不到好東西的美味。”
攀申回想起從前,其實他對那時的記憶是模糊的,能想起來的隻有一些畫面,對于當時的感受或思考已記不清了,也許是軀體構造不同的緣故。
如今人的軀體也同他很久很久以前最早的原身大相徑庭,除了外形和構造,似乎更不同的是人的思維與情感。
想起來,十年前還受着最基本的自然之道限制之時,他跟在丘漠身邊,卻也沒被冷着餓着。
“不要叫我猴。”
“你之前可不就是猴麼……”丘漠頓了頓,“好吧,你現在是人。”
“我是兇神梼杌,你是沒見過我原身。”攀申說。
“哦,你喜歡以前的名字?”丘漠道,“别忘了,那名字還是人們給取的。”
“你是說人很厲害麼?人确實聰明,但人也最自私最貪婪。”
“……說得倒是。”丘漠卻不否認,“所以,你還在怨我讓你化身成人?”
攀申想了想,“反正元神還在,化成什麼無所謂,大不了日後化回去就行。你若解了我束魂咒……我大發慈悲,勉強可以與你既往不咎。”
丘漠一樂,“一碗面就收買你了?”
之前還追着罵着說要宰了他呢。
攀申意識到确實不妥,十年,整整十年啊!
攀申想了想,“那到時,你還要付出些代價作為補償。”
“什麼代價?”
“……你解了再說。”
丘漠思考着,“意思是,何時解咒由我決定?那你不能催我。”
“……”糟了,被擺了一道。
人果然很狡猾!!
-
上古四兇之一的梼杌,說是兇神,其實也是早期的兇獸,後世對它的記載五花八門,其中描述一緻的是四兇中屬它最頑劣乖張、桀骜不馴。
它的頑劣上古就出名,也正是因此遭到其他衆多大怪的排斥,天地未開之時在人怪合力下,它就被鎮壓在了太山峰頂的巨石之中,直至千百年後禁制削減它方才得以沖破牢籠重啟元神。
它重生在人間,陰差陽錯之下還化成了人,并被另一種禁制束縛着。流逝去的歲月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眨眼,卻也像做了一場漫長而沉重的夢,醒來後世界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不知是因世事變遷,還是說他“變小”了後、平靜下來後到了過去不曾踏足亦或是不曾留意到的地方,才讓他覺得世界完全變了模樣。
他思考過,這一切緣于一個人,這個人叫做丘漠。
丘漠大概是他自生以來難得“熟悉”的人了,但是他又好像一點都不理解他,他甚至更為了解極少近距離接觸的道觀弟子,比如他能理解道觀弟子為什麼日日要挑水燒柴,卻不能理解丘漠明明可以不缺吃的卻為什麼要去當乞丐。
他問過方丈為什麼。
方丈說:“如果知道他的過去,或許能夠理解。”
“他的過去是怎樣的?”
“不告訴你。”
“……為什麼?”
“我覺得你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懂的。唉。很多人都不懂,你也無需懂。”
“老子稀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