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别誤會,噴茶的不是王夫人,而是剛剛吃了月餅的烏林珠。
隻見她迅速打理好自己後,便睜着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一臉期待的看向邢王二人。
打起來!
打起來!
而被人指着鼻子諷刺不識字的王夫人則冷着一張臉,面無表情的瞪視邢夫人。
王夫人:你禮貌嗎?
邢夫人:彼此,彼此!
邢夫人一邊一臉期待的坐等王夫人的回答,一邊在心底好一通腹诽。
王夫人一個做嬸子的比邢夫人這個嫡母還要疼愛大房庶女,這本身就是件極打臉的事。平時也罷了,可她偏要在中秋家宴上當着甯榮兩府的人玩母女情深那套,那就無異于是将邢夫人的臉踩在地上磨擦了。
寶玉年少尚未長成,賈蘭更小得不知道能不能養成。可以說如今是王夫人最勢弱的時候,若這時候再不反擊回去…那邢夫人也白在榮國府混這麼多年了。
而王夫人呢,她和賈母有一樣的困擾。
那就是太要臉面了。
她的出身家世和年紀,都讓她沒辦法像邢夫人那般‘不含蓄’。
至少人前做不到。
于是隻一個眼神對視的功夫,這對相處多年的妯娌就完成了一次交鋒。而結果,也顯而易見。
王家教女确實是…但她們王氏女也不是真不識字,隻是識的字并不多罷了。
且不說還沒嫁進來的王熙鳳,隻說被人問到臉跟前的王夫人吧。
因着管家多年,經手的東西極多。所以銀票,身契,房契地契上面的字她都認識,不過認識歸認識,卻是一個字都不會寫。
除此之外,因王夫人現在比舊年更虔誠,又時常讓人給她念佛經,時日長了對着念經聲也能認識一些佛經裡的字,隻是仍舊不會寫罷了。
隻是這會兒被邢夫人問到頭上,王夫人既不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承認王氏女當真不識字,也不能不給自己留退路的說自己識字。總之就是不管王夫人怎麼回答,都不合适。
‘将軍!’
“要不怎麼都說我們太太敬佛的心最虔呢。”同樣想到這裡的烏林珠都不由在心裡給邢夫人點了一個贊。不過見王夫人沒接住話,眼珠子轉了轉便笑眯眯的對邢夫人說道:
“都知道舉頭三尺有神靈,隻要用心禮佛,難有不心想事成的。旁的不提,隻瞧我們二房這兩年一直在添丁進口,如今我們太太不光有兒有女,還做了祖母。就可見一般了。”
好家夥,烏林珠一張口,不光沒讓人再将注意力放在王夫人是否識字上,竟還将趙姨娘的功勞都給一并抹殺了。
就問這若不是孝順,那什麼才是孝順吧?
王夫人瞬間有種‘有女萬事足’的欣慰和感慨,邢夫人則是生出幾分孤軍奮鬥,孤家寡人的落寞和不甘來。
賈母似是什麼都沒聽見一般,倚着引枕一副專注聽戲的模樣,但心裡卻轉了好幾道彎。
而尤氏,李纨等人則是聰明的随侍在賈母身側,也隻做不知。或是做出一副聽戲模樣,或是一副年輕媳婦侍候長輩的姿态,打定主意不參戰。
探春看看被王夫人攬在懷裡聽戲的迎春,再看看說完這句話便自在吃茶看戲的烏林珠。輕輕抿了下唇,便壯着肚子湊到賈母身邊,小心翼翼的依偎着賈母坐了。
那乖乖巧巧的樣子,倒也挺招人稀罕的。
賈母見了,還糊弄事一般的拍了拍探春的小肩膀。探春似是受到鼓勵一般的對賈母揚起一抹燦爛笑容。
‘太小了!’
想到從小就懂事聽話的大孫女進了一回宮就生了反骨,賈母便想再找個可以制衡她的人。
可惜探春跟黛玉同歲,還比黛玉小了個把月。到是迎春的年紀比寶黛探三人都大,但也沒大多少就是了。
就算是送迎春入宮,也得八.九年後。
八.九年後…且不說八.九年後她是否還活着呢,就是還活得好好的,那她也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壓在迎春身上……
賈母在琢磨哪個孫女還能為她所用,且有沒有旁的辦法可以将滿身反骨的烏林珠遠遠打發的時候,邢夫人的視線也不動聲色的落在了迎春身上。
這也是個眼瘸心瞎的,竟将老二家的當成了好人。
看一眼湊到賈母跟前的探春,邢夫人就越發覺得大房這個庶女不是個精明的。
~
中秋家宴就在這種各有所思的氛圍裡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烏林珠辭了長輩便帶着人回了她的翠微軒。
因烏林珠及時出宮,又是那副作天作地的德行,所以她的翠微軒仍舊是她的,裡面一應不曾改動,就連她的私庫都是有進不出的狀态。
一時洗漱更衣,烏林珠打發了其他人隻留下大丫頭品琴在跟前說話。
問了一回府中諸人諸事,又問了一回她的終身大事。
烏林珠:“……你和抱琴都跟了我一場,我總不能厚此薄彼,對你不管不問。你放心,有她的,自也少不了有你的。洽巧前兒得了匹納石失,我讓人裁成兩份,你和抱琴一人半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