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師侄,你似乎有很多疑惑?”
雲起聞言先是一怔,後又點頭坦言。
“師叔,弟子隻是不解,為何弟子居會分兩處,而且還隔得這般遠?”
“唔,這是個好問題。”
劉秋媛說了句廢話,轉而又将問題抛了回去,“師侄覺得呢?”
“是因為靈根嗎?”
“這個原因很重要,卻又不完全是。”劉秋媛點頭,望向西北方,“師侄覺得我們玄清宗和其他宗門有何共同之處?又和你記憶中哪處場所類似呢?”
雲起跟着望過去,綠色琉璃瓦流光溢彩,在陽光下更顯生機與希望。
“都是培養弟子修行的地方,像……像凡俗界中的書院。”
“我聽說,你們凡俗界中的學子在初入書院之日有一傳統,那便是會給老師送上束脩,即所謂的拜師禮?”
“是。”
雲起記得,每當有兄長入學,家中便會替其提前備上一份束脩。
“我還聽說,凡大戶人家,家中每人每月皆能從公中領一份月俸?”
“是。”雲起怔愣了一瞬,随即停下腳步恭恭敬敬地朝前面的身影行了個道禮,“雲起多謝師叔指點。”
劉秋媛笑了笑,是個聰明孩子。
她伸手将雲起扶了起來,兩人繼續向目的地前進,“好了,不吓你了。不過,你都謝我指點了,我也不好白受你的禮,那就給你多講講吧。
知道我們宗門為什麼收徒條件這麼嚴苛嗎?”
雲起搖頭。
她剛入修仙界,對一切尚不太清楚。
“因為我們有底氣,也有格局。玄清宗是中洲最大的宗門,亦是整個東陸宗門的領頭者。建宗至今已有兩萬年之久,其中天才前輩數不勝數,飛升仙界的也有十多位。
我們宗門待遇好,各個修為的修士對應的月俸都比其他宗門豐富不少,練氣築基尤是如此。加之宗門名氣大,培養低階弟子向來用心,曆來是中洲各弟子的首選。天賦高、心性好的弟子雖是少數,但他們大多成長快已成為或逐漸成為高階弟子,增強我宗高階戰力與底氣。
我宗弟子衆多,大多曆練在外,現在每十年收百名以内弟子,前期精心培育、後期放養為主,幾十年後又将成為我宗一批高階戰力。可其他大型、中型、小型宗門卻并不能如此,他們底蘊不深,也沒有那麼多能長成的高階修士将對自身無用的天材地寶兌換給宗門。
實力、資源、天才都是息息相關的,中品以下的天賦都大道無望嗎?自然不是,畢竟我宗也并非沒有四靈根、五靈根的長老。我宗素來隻在固定區域收弟子,這是底氣,也是随緣,其他宗門收徒積極,這些年也并非沒有收到好苗子。這是我們的放任、成全,也是一種平衡。
修仙界一向殘酷,宗門可以是家、是修煉地,但不會是善人堂,因為純正的善人是很難存活下去的,所以宗門在庇護、指導弟子修煉的同時,也在教會弟子生存之理。人生來便有不同,有人生于修仙世家,就有人長于俗世乞丐窩;有人生來便知修仙事,就有人至死方知身懷靈根。
修仙界中,實力至上。資源有限,能者得之。
心志堅定者不信命,常說運,氣運高者是謙虛,運低者将其歸于短期,繼續努力。”
劉秋媛說完,便見旁邊小姑娘看她的眼神都透出些許敬重,頓時想起了當初聽完這些話的自己以及各位同門,随後爽朗一笑,“怎麼樣,掌門說得夠直白吧!這可是當着全宗門弟子的面說的,我還省略了不少呢!”
“掌門?”
“自然,我雖然加了點其他的,但主要内容都是掌門說的!至于之前談論的,”劉秋媛頓了片刻,笑得張揚,“誰和你說我們宗門新入門弟子隻有兩處弟子居所了?”
“咦?還有嗎?”
“當然了,不過你們随心院确實是上品靈根的弟子居所。至于剛才的知合院屬于未修練的其他弟子,西南邊的行一院則歸屬于新入宗的練氣弟子,統一學習一年後,中高階弟子可憑意願換到西浮峰居住,散功重修的另算。”
“散功重修?”
“重修的人修行速度會很快,再接受宗門一年的指導自會打好基礎。且選擇重修的人多半是因為功法不行,想替換成宗門内的高階功法,這對日後修煉也更為有益。練氣期都沒正式踏上修行,這樣不僅不虧,反而能借機将基礎打得更牢。練氣七八層的,努力修煉三年左右,修為便能回來,若是覺得自己能在骨齡30前築基的,就可一試,否則容易得不償失,所以這些年這麼選擇的人不多,卻也有不少。”
“原來是這樣。”雲起若有所思地點頭。
“宗門分這三類純粹是因為好管理,因材施教嘛。修煉了的和未修練的要分開,修煉快的也要單拎出來,避免形成對比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影響修煉。
師叔看你順眼,再提前告訴你一件事。你們入宗後都有一次免費挑選功法的機會,功法的品階分為天地玄黃,天階最高。雖然我不太了解你們風靈根的功法多不多,但你可以先從天階的看起,反正看名字就能排除不少,多選多看,選最合适的就行。”
“多謝師叔。”
“别謝了,這些事金丹師叔皆會講的,到時候有不懂的就直接問,他們每次組建的塑道堂可隻持續一年,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弟子引氣入體之事向來由溫柔些的金丹師叔負責,他們在此事上不僅有耐心,講得也十分細緻。”
“是,師侄知道了,謝師叔指點。”
*
“啰,你們随心院,我還是第一次來呢!真漂亮!”
“嗯,漂亮。”雲起點頭附和。
漂亮是漂亮,不過……這建築風格或者說是模樣,不是同知合院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