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西落,黑夜降臨,圓月挂在天空,繁星随之閃耀。
清風院中,雲起仍盤坐在修煉室中。
風,玄也,造化也。風,水、火靈氣碰撞而來,冷熱交織而成。
水生木,木生火,故風為木屬性靈氣轉化而來,兼具水木之溫和,與火屬性之暴烈。
風本無形,玄奧之造化也。
本法不在于掌握風,而是感悟風之玄妙,隐于風、行如風、烈同風、柔似風,化風如臂使。
大道無垠,風生其中,如影無形,萬物有空。心随風舞,無痕有聲,身随心動,其勢铮铮。
夏末無蟬,黑夜也顯得格外寂靜。
雲起緊閉雙眼,放空心神,細細感悟。
随着身體逐漸發熱,黑夜中也出現少許光點,其中綠的、黑的尤其多。
金木水火土,白綠黑紅黃,想來院中木水靈氣格外充足。
不待它們靠近,雲起便停了下來。
明日有掌門護持,戶外的風靈氣應該很是豐富。
今日不過是想提前試試。
眼随心動,睜眼便是一片光明。
夜明珠的暖光柔和明亮,在氣溫轉涼的夜晚顯得格外溫暖。
雲起回房的途中,擡頭望了眼繁星,卻注意到了那輪圓月。
十六的月亮還真圓哪!
她靜站了片刻,轉身便回房休息。
勞逸結合,明日也需精神飽滿。
随着清風院的安靜,随心院中剩下的幾處光亮也陸續熄滅。
一夜無夢,轉眼便是第二天。
衆人一同趕往清源山,所幸這次的仙鶴還算溫和。
一路無波無瀾。
*
清源山,東浮峰。
三位練氣期修士分散于各處修煉。
雲山瀑布與火雲林之間的空地上,
五人互相隔着十米遠,盤坐于蒲團之上,各自身處聚靈陣與隔音陣中,雙眼緊閉,五心向上。
随着一陣微風拂過,雲起那處最先有了變化。
須為真人注意到這邊靈氣微微躁動,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給所有人加了一道結界,既是護,也是防。
雲起此時已經進入狀态,并未察覺。
外界果然靈氣更多,五行靈氣具備。
靠近最快的莫過于木靈氣,其次是水靈氣和火靈氣,隻是它們似是察覺到他們之間并不匹配,雖然靠近得快但仍然處于觀望狀态。
雲起也不急,隻專心默念功法,等風來。
春風送暖,清風送靈。
青色光點一陣陣靠近,在該離去的時候卻似被吸引住了一般,半分不肯遠離。
吹散層層包圍,青色光點開始慢慢靠近。
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青色光點擠開其他靈氣,将雲起團團包圍。
又是一陣清風吹過,終于有大膽的光點按捺不住,嘗試進入雲起的身體。
一顆、兩顆、數十顆……終于,大量光點層層聚集,一擁而上。
這些不過發生在一個呼吸之間。
靈氣順着經脈前進,于胸口中丹田之處彙集,待得下方丹田開啟,靈氣順勢進入其中,分外通暢。
在雲起的耐心引導之下,靈氣倒是十分聽話,穿過了任督二脈後,便繼續沖擊關竅、拓寬經脈,随着經脈流入丹田,盤踞其中。
身體越發舒适,如徜徉在溫泉之中,有溫潤的靈氣進入,亦有近日積累的雜質排出,雲起此時沉浸在其中,隻有心中仍在機械地默念功法。
功法運行得越來越快,靈氣的進入也更為通暢。
在她看不到的外界,風靈氣因太過濃郁已經形成青色風旋,若不是須為真人早已設置結界,此時怕不是已經驚動了其他感悟靈氣之人。
饒是如此,須為真人為保險起見,還是又加了兩層結界。
不影響什麼,隻是将她與其他人隔絕開來。
雲起身處風旋正中,反而感受不大,神情格外輕松,頗有種身處飓風之中,她仍巍然不動之感。
雲起雖沉浸,卻也還記得須為真人的叮囑——壓縮。
丹田内靈氣越積越多,逐漸形成一個小氣旋。
聽說形成十二個小氣旋後,便需要合旋,并練氣成液,即為築基,築基也有優劣之分,丹田内靈液越充足、精純,品質就越上乘,日後結的金丹也更大、更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