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歡在心中不得不佩服,魯陽公主看人還是很準的。
她又道:“魯陽公主遠在異國,難道還想幫太子殿下奪得皇位不成?”
魯陽公主笑道:“葉姑娘果然聰慧。太子軟弱,但他身份正當,若再有些助力,奪位不成問題。”
葉清歡道:“如殿下所言,陛下似乎并沒有傳位太子的意願,殿下所說的助力,難道是用武力硬奪不成?”
魯陽公主一笑:“你放心,我的意思不是要将北狄的兵借給太子。”
葉清歡試探道:“難道用周将軍的兵?”
魯陽公主一笑:“周松得以當上守邊大将,并非因為軍事上真的多有建樹,而是因為此人愚忠。就算是太子求他,怕是也不一定能調得到他的兵。”
葉清歡心道:看來魯陽公主這邊倒确實還不知道隴安軍營的消息。
而她說的助力,葉清歡倒是猜到了會是什麼。在她亮底牌之前,葉清歡選擇繼續試探。
“那殿下能如何幫太子殿下呢?公主殿下遠在天邊,難道還能左右陛下喜好不成?”
魯陽公主不屑道:“他向來喜歡愛溜須拍馬的蠢人。若換做别人,性子軟點多說些順他耳的話,要讨得他的歡心有什麼難的。隻是一來太子怕也不是個能屈能伸的人,二來,以公孫邃的性子,他本來也不可能傳位給周松的外甥。”
這算是側面印證了葉清歡的推理。也就是說老皇帝弑君,周松幫忙,魯陽公主知曉一切且有證據,此刻想要利用占盡劣勢的太子報複老皇帝,大方向應當是不會錯了。
那接下來比較關鍵的,就是魯陽公主對大晟和北狄的态度。
魯陽公主在大晟生活了十七年,在北狄生活了二十餘年,在大晟的皇帝是她仇人的情況下,魯陽公主還會以大晟的利益為先嗎?
葉清歡于是又道:“若是不能左右喜好,那按照公主的意思,難道是要逼宮不成?大晟内亂,北狄豈不正好乘虛而入?”
魯陽公主沒想到她對自己說的“本來也不可能傳位給周松的外甥”絲毫不感興趣,反倒在這裡懷疑她謀劃這些事情的初衷。
居然有人懷疑她會對大晟不利!?
魯陽公主氣極反笑:“我若真的想要公報私仇,隻需放任所謂的‘南王庭’那幫莽夫不管即可。這麼些年來,北狄有的是乘虛而入的機會,若非我從中斡旋,你以為公孫邃能安穩做這麼多年的皇帝?我雖恨極了他,但國家安定與私仇比起來孰輕孰重我自然分得清楚。”
葉清歡見她真情流露,不由得想要相信。隻是上次她提到周皇後時看着也很“真情流露”,這魯陽公主随時開演且演技出神入化,葉清歡吃一塹長一智,在腦内敲了敲系統,問他怎麼看。
“這次确實是真情實感。”系統肯定道。
葉清歡為以防萬一,又問道:“公主在北狄生活二十多年,真對北狄一點感情沒有?”
魯陽公主笑道:“北狄有好戰的莽夫,也有有口飯吃就心滿意足的普通百姓。這麼多年來我受北狄百姓供奉,如今又為單于母親,自然也要庇護他們。所以我不想看到戰事。”
葉清歡奇道:“那公主為何還要派人刺殺和親公主??”
“此番和親看似有利兩國和平,若真的成功,以公孫邃的性子,恐怕隻會為大晟招來禍患。”
“願聞其詳。”
“我二十年前,也帶了些能工巧匠過來,他們改良土地、傳播農耕技術,又修了些水利與倉庫,這樣即使災年也無需外出劫掠。大晟北疆的邊境摩擦也少了許多。”說到這裡,魯陽公主冷笑一聲:“公孫邃怕還以為是北狄震懾于他的威嚴,在沾沾自喜呢。”
她繼續道:“然而北狄内部也有一些人不願意接受漢化,他們逐漸南下,驅趕當地居民,自行設置了南王庭。現在南王庭要和親,大晟欣然應允,相當于承認了南方的單于,這會讓北狄顔面盡失。而和親帶過來的豐厚嫁妝也會大大充實他們的實力。”
葉清歡道:“難道陛下是想讓兩個王庭鹬蚌相争,好讓大晟漁翁得利?”
魯陽公主搖搖頭:“我們都不會自曝其短,尤其是南方地處偏遠,大晟應當無從得知北狄分裂的消息。”
葉清歡回想起來和親的諸多疑點:特地在冬天讓使團出使,又選雲晖,又安排鄭威……
若是雲晖被發現是假扮,北狄必會發難,此時鄭威上前刺殺必然使使團不得不反抗,對方人多勢衆,又是在别人的地盤上,若是起了沖突,使團必輸。對面要是擒拿甚至斬殺了太子,大晟發兵便師出有名,主和派也再無理由阻撓。那時剛好過了冬天,北狄春夏氣候相對怡人,大晟此時出兵便能占上天時。
也就是說,老皇帝或許現在還不知道北狄分裂的事情,但他卻也在謀劃着與北狄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