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翛也沒想到他妹這麼沒節操,順着老頭的話就給自己來了個釜底抽薪,一邊咬牙一邊提笑肌道:“可!不!是!呢!朕本來今天就想下制,恢複五日一朝的舊例,沒想到老師先來了。”
啟蟄聽他這麼說松了口氣,這些天被折子轟炸輪番上谏,連她看着都吃不消,現在把項郗笵都搬出來,又刻意挑這個時間過來,足夠能表明群臣的意願。
與其聽項郗笵一大——篇教訓最後再改回去,不如現在順坡下驢,也好落個耳根清淨。
但她想錯了,項郗笵以半緻仕之身進宮,明顯不是想隻說完這件事就拉倒。
項郗笵聽完啟翛的答複,滿意地捋捋胡子,“陛下身體大安,關乎社稷,是天下元元之幸,但……”他話鋒一轉,又開始嚴肅教育起來,“胡僧之說,矯陳禍福。上古以來,未有無病千歲之軀,更雲極樂百福之地?王莽偕群臣祈福未挽新室,梁帝建百寺向佛餓殍于塌;鬼神之說,玄之又玄,豈朽木泥胎可塑而罔求。況以佛教之言,諸天福報無窮卻易墜極獄,正應亢龍有悔過猶不及。如今吐蕃内亂,邊境将足皆嚴陣以待,陛下以十數萬缗錢大興土木修建佛塔,所費甚巨,豈合時宜?且季春之月,陽洩芽出,時雨将降,征徭失之田時,荒之秋收,陛下乃天下元元父母,豈有父母餓親子而縱私欲之理?”
好一番長篇大論!啟蟄聽得頭腦昏昏,嚴重懷疑這老頭是在家裡寫好了稿子過來的!
至于嗎至于嗎?不就造個塔,也太小題大做了!
啧啧,有老頭今天這一番話,懷虔就是被留在史書上,估計也不是什麼好話了。
小題大做,啟翛也是這樣想的。
十幾萬缗而已,先皇後光一年膳食所費就不止這個數了,怎麼不見有人敢揪着這點站在堂上滔滔不絕。
是因為他不夠狠,沒像她一樣,把這些指手畫腳的家夥都貶出京去嗎?
他緩緩攥緊扶手,怎麼随便做點事就要被所有人說得好像他十惡不赦一樣。
京城裡人人可以信佛,但他不聽勸谏就是無道、昏庸!
怎麼,裹挾皇帝意志才能體現出他們衷心嗎,一句天下為公,就真以為這天下是他們的了?
啟蟄一看她哥表情就知道不妙,上一次商量常科如何選拔時她哥就發了好大一通火,私下裡拉着她關門罵了小半個時辰。
“從前她看重經義文采,有人說不看才能違背常科選拔人才的本意,我現在不違背了吧,又說我重才不重德,到底是故意和我對着幹還是皇帝選的就是錯的、就是不行,怎麼誰都有說法,還法法不一樣!”
啟蟄連哄帶勸,幫着罵了好半天,最後答應幫她哥去傳令這才讓啟翛勉強消火——然後她就感覺自己被耍了!
現在項郗笵又整這出……
慶幸吧,這也就是她哥性子好,換她阿娘,管你有才沒才,阻礙她真正想做的事,一律下放州縣涼快去。
得罪深了的,隔陣子被貶都還以為是同僚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