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
聽着兩個弟弟的對話,胤禩隻想歎氣,都太上皇了,還介意丢臉嗎?
問題是……若是能作為太上皇,胤禩他也是願意丢這個臉的!
此刻的胤祉和胤禟就很有共同話題,那邊,胤祉全然忘了剛剛康熙帝的警告,他開始大聲碎碎念:“不是,小十四那家夥他憑什麼——”
“有個好兒子了不起啊!”
“都快死了還能因為兒子活了下來,白賺一個太上皇,他竟然還能不知足的罵兒子,真是貪得無厭——”
總而言之,胤祉破防了,不過,此刻衆人也顧不上胤祉了,全然被胤祯可能是敦郡王這個消息震懵了。
胤禛雖然沒有說什麼,但他望向一母同胞的弟弟眼神複雜難辨,奪嫡失敗還有兒子兜底,十四真是個好運的家夥。
要說最不願意十四阿哥是敦郡王的非胤禛莫屬,哪怕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理應比其他兄弟更親近。但事實卻并非如此,胤禛心中卻無一絲歡喜,說實話,在他心中,無論哪一個弟弟成了太上皇,都比胤祯要好的多。
這個弟弟一向喜歡跟他作對,又不服管教,要是再有一個牛逼轟轟的兒子,他還不得上天?
而五阿哥胤祺和七阿哥胤祐已經開始考慮要抱大腿了,畢竟,他倆和小十四這個張揚的弟弟不太熟。
就連康熙皇帝打量胤祯的眼神也格外不同,看不出來,小十四這麼有福氣。
面對衆人視奸的眼神,胤祯承認也不是,反駁也不是,解釋更不行。
承認什麼——
天幕又沒有對敦郡王的身份蓋棺定論,萬一是他之後的弟弟呢?
反駁什麼——
萬一神迹中的敦郡王就是他自己呢?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解釋什麼——
現在說什麼都像是在狡辯,沉默是胤祯現在唯一能做到的事情。
好在,天幕雖然沒有點名敦郡王的身份,但很快就談論其昭武帝的事迹了。
【記載雖少,但不妨礙昭武帝受其治下的百姓愛戴,自發的為其附加傳奇色彩。别的皇帝對這種事情一定樂見其成,但我們的昭武帝是這世間不一樣的煙火。
昭武帝:假的,假的,全是假的——
民間關于昭武帝是天神轉世、太陽之子等說法更是屢見不鮮,昭武帝治下有關他的神像、彩繪以及寺廟裡的點的長明燈,昭武帝屢次打擊卻收效甚微。
昭武帝:給我禁止!給我搗毀!給我狠狠罰款!!!
百姓:我拜!我自己偷偷拜!大家一起偷偷拜!!!
主打一個你禁你的,我拜我的,反正法不責衆——
人身成神,也是沒誰了。】
這般說着,天幕中浮現出林立在世界各地的昭武帝的雕塑、一幅幅保存良好的彩繪,以及在現代仍然存在寺廟中的經久不息的長明燈。
文物可以造假,可那些發型奇特穿着迥異的成群結隊絡繹不絕跪拜的人呢?
人神成神——
這四個字徹底鎮住了大家。
以至于對着昭武帝個别的特立獨行的不同于如今金錢鼠尾的三七側分的短發的雕像都不曾關注。
滿清立國不到百年,曾經的血腥鎮壓還不曾淡去,現在天幕你告訴大家,将來的愛新覺羅會出現一位聖皇?
滿臣是純震驚,而在場的漢臣這一瞬間熱淚盈眶。
不光漢臣,應該說凡是能看見天幕的沒有一個不驚愣的。
遠在安徽桐城已然告老的一身老病的張英神色複雜,他強撐着身體眼睛一眨不眨都頂着天幕神迹,想知道這位未來的聖皇多一些,再多一些信息。
臨終之前,能知道将來有這麼一位聖皇,真是死而無憾也。
張英如此,身為顧炎武學生的潘耒心情更是複雜,清朝竟有此等運道嗎?
蒼天不公!
如此聖主竟然會是愛新覺羅的後人。
将來有這麼一位聖皇,明明是再也好不過的事情,但潘耒想起已逝的老師顧炎武,被臨遲處死的兄長潘柽章,他一瞬間還是紅了眼眶。
這麼多年,還是放不下嗎?
他再一次咳血而出,他想也快了,老師,兄長,我也要馬上去地下找你們了——
……
誰說不是呢?
若不是天上的神迹,誰又敢信會有皇帝能做到肉身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