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天幕認證: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42章 百姓萬歲

第42章 百姓萬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很快,大家都視線再次回到天幕上來。雖說天幕的字迹滾動速度不快,但哪怕是王侯将相,它也不特意為其停留。明顯的,天幕已經接近尾聲,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天幕結束後再行處理。

【山頂洞人:話說,昭王一系和皇帝一系的鬥智鬥勇真的很歡樂。華夏皇帝和太子:昭王一系,你看看,今天是不是該廢帝上位了?昭王一系:你以為我們傻啊,皇帝狗都不當——】

【sun:沒辦法,雖然昭武帝留下遺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當天下不需要皇帝了的時候,令子孫後代還政于民。但也正是因為昭武帝威望太強,所以哪怕隻是名譽上,百姓也一直願意他的子孫帶領大家發展。】

【遙知不是雪:每一次看立于帝國人民廣場的那塊天下大同碑都很震撼,數百年前,昭武帝就預示了皇帝制度的消亡。他希望百姓替他監督自己的子孫,若當有一天天下不需要黃帝了,希望他的後代能幹淨利落的退位,不要拖累華夏的進程,成為曆史的罪人。碑文中的敦敦教誨,真的,看一次哭一次。】

【不蔓不枝:天下大同碑真的看一次哭一次,昭武帝是生怕他的子孫後代有昏君,怕後世子孫戀權,公然給了天下人廢帝的權利。但沒想到他的後人把皇帝當做燙手的山藥,都不願意做。我就笑笑不說話.jpg】

【春日雪:但若是昭武帝還在的話,看着一年又一年皇室提交的被議會打回的自請廢除帝位的提案,一定會罵咱們不争氣——】

【&#&:那确實,共和國那邊的革命指導書籍《天下大同》,那可是來自昭武帝,他一個古人可比咱們現代人思想開明的多。想當年革命黨人的前身義和團打的口号也不過是‘扶華夏以變中國’,人家最多不過是想換個更有能力的統治者,但東洲皇室那邊幹脆釜底抽薪,一上來就是反帝反封建,那真是一上來連自己都反的節奏……東洲皇帝今天也想革自己的命。】

【鲸魚不是魚:當年共和國成立,東洲皇室當時就想退位讓賢,無奈誰也不敢保證這個沒有皇帝的新政體的成熟,這才有了各退一步的參考英國的附有華夏特色的君主立憲制度。】

【魑魅魍魉:想要死死扒住權利的中洲本土皇室被人民抛棄,不想當皇帝的東洲皇室一脈卻不能得償所願,也是諷刺——】

【安樂魚:隻能說,人民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正如天下大同碑所說‘華夏萬歲,華夏文明萬歲,華夏百姓萬歲!’,皇帝的權利來源于人民,不把人民放在心裡的統治者,人民也不會将他放在心上。天下大同碑.jpg】

……

自請辭帝?

華夏曆史上,除了被逼迫的傀儡皇帝,還沒有皇帝這麼幹過。

若不是神迹所示,真的很難服衆。

皇位那是什麼?

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位子——

若這個位子不好,曆朝曆代參與奪嫡的皇子都是傻子嗎?

既然他們不是傻子,自請辭帝這樣荒誕的事情又怎麼可能發生?

《禮記·曾子問》有言:“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一個家族都會因為權利财務互相争鬥算計,更何況一國呼?

這不合常理。

問題是……昭武帝的後人又實實在在的做到了,一年又一年自請辭帝都議案,這不像是在做戲。

古之聖王的禅讓制度也不過是賢能之人居之,有官員喃喃:“沒有皇帝,這可能嗎?”

這不是他一人的疑問,這也是全天下人的疑問。

但真的不可能嗎?

想想幾十年不上朝的嘉慶皇帝,似乎……也不是不行。

至于百姓們,則更單純一些,因天幕的簇擁,圍在裡正家聽他識字的大孫子念到這裡,老百姓都懵了。

最開始,聽到昭武帝的子孫不想當皇帝,大家是不解的,有人當即就反駁出聲:“還有人不想當皇帝的?”

是啊,雖說有些大逆不道,但真有機會,誰不想當皇帝?

令百姓監督皇家……

他們這些大字不識的黔首們真的有權利監督皇家嗎?看着自己的一手老繭,望着滿面桑倉的鄉裡鄉親,一瞬間二牛迷惘了。

待聽到那句百姓萬歲時,一時所有人都怔住了。

從來隻聽說過皇帝萬歲的,什麼時候聽說過百姓萬歲的?

盡管直到現在神迹也不曾說昭武帝做了哪些利民之舉,不過,就憑這句百姓萬歲,就知道他一定是個好皇帝。

……

反清複明一把手算什麼——

皇帝狗都不當?

還政于民?

反帝反封建?

自請廢帝?

哪一項不比反清複明有說頭?

以上數條,一衆皇阿哥隻覺得魑魅魍魉這條有道理,真是諷刺,想當皇帝的當不是,不想當的還不得不當。

就問:在天幕出現之前,誰能想到老十那家夥能夠子憑父貴?

真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被所有人注視着的弘暄實慘,他可以理解昭武帝的做法,甚至佩服另一個自己。但現實是……過于超前的思想,總是不為世人所容。

正确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撼動一個人的思想難于上青天,成長環境不同,經曆不同,想法自然也會不同。

天幕世界的昭武帝都不曾一上來就廢除帝制,身處于封建制度巅峰時代的弘暄能怎麼辦?

面對皇帝及一衆叔伯的打量的眼神,他說:“一塊天下大同碑,收買人心的效果不好嗎?”

弘暄知道皇帝和他的叔伯們不信,但他本身也沒覺得幾句話就會讓他們信服。

“時移勢易,皇瑪法您管不了子孫,同樣的,臣孫又怎麼管得了後世子孫呢?況且,您又知道這會不會是後世子孫以退為進的手段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