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嫂子在外拉磨,那是做什麼?”宋泊道。
“阿籃那是在做豆腐。”李五答。
豆腐的技藝複雜,故而豆腐賣價還行,一塊豆腐能賣到一錢。
簡單寒暄幾句以後,宋泊才切入正題。
“李兄......”說起這事兒宋泊還有些難以啟齒。
“你說。”聽宋泊這語氣,李五覺着宋泊是帶了件難事來了。
“是這樣的,我家夫郞最近跟我起了别扭。”宋泊緩緩将江金熙鬧别扭的事情從頭到尾告訴李五。
李五一個大老粗,自然琢磨不透哥兒的心思,聽完宋泊的話以後,他也疑惑,“你說的話都很正常,他是為什麼與你生氣呢?”
“現在為什麼生氣已經不重要了,我想問問李兄可有哄人的法子。”宋泊說。
“不能說有沒有。”李五擡手摩挲着下巴,他與阿籃成婚已經十年有餘,期間肯定吵過架,他哄人的法子無非就是買些阿籃喜歡吃的、喜歡看的,再說些哄人的甜話,基本這套下來,阿籃的氣就會消去了。
李五的方法說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不太容易,他與江金熙相處堪堪一周,摸不清他喜歡吃什麼又喜歡看什麼。不過他上次從喜春樓打包菜品回去以後,江金熙倒是把桂花糖藕吃了個盡管,而且之前為了喝藥買的糖也隻剩下兩顆,江金熙應該是喜歡甜食的。
“實在不知道他喜歡什麼,你就多說些好話。”李五提出解決的法子,“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如此看來也就隻能這樣。
隻是江金熙是京城的貴少爺,不知道這種普通法子能不能合他心意。
得了解決的法子,宋泊也就不糾結了,他是下午下工後來的,現在半個時辰過去,天已經全黑了。
門外拉磨的聲音還是沒停,宋泊有些好奇,“你們不吃晚飯嗎?”
李五躺在床上,阿籃又在拉磨,家裡兩個人都沒空做飯,晚上那頓便省了去?
“我家兒子做。”李五的話剛剛落下,院内就傳來清脆的喊聲,“爹、娘,可以吃飯啦。”
李五家吃飯的地方在廚房,宋泊把李五從床上扶了起來,他的左腿不能動,但可以用右腿蹦跶着去廚房。
宋泊本想把李五送到廚房就離開,但捱不住李五和阿籃的熱情,被留下來吃晚飯。
李五的兒子今年十歲,古代的孩子懂事早,他年紀輕輕就能下廚掌勺。
阿籃拍了下李會書的後背,“阿書,叫叔叔。”
“叔叔好。”李會書乖巧地應聲,打完招呼他跑進廚房裡,給大家拿碗筷。
可能是李會書才十歲,也可能是李會書沒有做菜的天賦,總之李會書做出來的菜不算好吃,最多隻能說是可以入口,鹽放得不夠又沒有油,是減肥人士最喜歡的清水煮菜了。
不過宋泊也不挑,夾菜到飯碗後一口一口吃得優雅。
李五家沒有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他們在飯桌上邊吃邊聊,氣氛熱烈。
李五吞下一塊豬肉,轉頭看向李會書,“對了,你今日書讀得如何?”
“今日将《大學》抄寫了五遍。”李會書答。
《大學》這可是四書之一,科舉考試的官方教材,李會書讀《大學》,肯定是沖着科舉考試去的。
難怪李五搬貨,阿籃賣豆腐,兩人賺的錢在百姓中不算少,卻隻能住個貧民區的房子,原來是要因為李會書讀書要用到筆墨紙硯。
筆墨紙硯可不是便宜東西,一張紙就要零點五錢,用的筆墨加起來要百來錢,這還是品質差的筆墨,若是買支好筆,那就得花去一貫錢也就是一兩白銀,這可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
“很好。”聽自家兒子抄了書,李五吃飯都帶了笑,他道:“這位宋叔叔可是個寫字好手,你得多與人學學。”
李會書睜圓雙眼,滿眼都是星星,他直勾勾看着宋泊,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真的嗎?”
被小孩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宋泊點頭,“隻是會寫字而已,稱不上好手。”
“就是他讓你爹赢了一百錢回來。”阿籃補充着。
宋泊寫字赢秦令這事兒可是個光榮事迹,從喜春樓回來以後,李五第一時間與阿籃和李會書分享。
李會書放下碗筷,徑直走到宋泊面前,九十度彎下了腰,語氣虔誠,“宋叔叔!請您教我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