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邊聽阿錦的言語,邊點頭,心中暗自滿意。雖說這本就是她計劃中的一部分,但阿錦能夠有如此細膩的觀察力,沈知微也感到自己真是招到了一個聰明的助手。
“娘子,還有一事。”阿錦輕言輕語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着案上金吾衛的布樣,“兒發現那些威風凜凜的金吾衛很受小郎君的喜愛。兒在想,是否可以在玩偶中增加一些武官?尤其是那種穿着整齊盔甲、英姿飒爽的,比如大将軍,甚至是騎兵将領等,或能吸引更多的小兒郎?”
沈知微愣了一愣,随即微微一笑,眼睛中閃過一抹光亮。她忽然想起日前在坊間見着的場景:幾個總角小兒舉着木劍追逐,口中喊着“金吾衛巡街”,為首的孩童腰間别着的,可不正是‘錦童齋’的金吾衛布偶?那布偶的蹀躞帶竟被磨得起了毛邊,可見主人何等愛不釋手。“阿錦,你的想法很好。威風凜凜的武官确實很能吸引孩子,我們可以多做些嘗試。”
阿錦見她認可,心中一喜,又從一旁取出個布偶雛形。雖未着色,但明光铠的甲片已用銀線勾出輪廓,腰間懸着的陌刀竟是用薄鐵片打制,在晨光中寒芒微閃。"兒私下試做了個樣,想着若能在護心鏡處綴些琉璃......"
沈知微接過細看,指尖撫過甲片紋路:“做得非常不錯。前日我在安仁坊見着右骁騎換防,他們的掩膊該是這般形制......"說着蘸了茶水在案上勾畫,水痕蜿蜒成铠甲的弧度,阿錦忙取來紙筆記下。“另外,陌刀不可用鐵片,護心鏡不用琉璃,凡是尖銳有危險的材料我們一概用軟質無風險材料替換。”
阿錦聽聞點頭道:“須得注意小童安全,兒确實未思慮到這點,這就動手改。還有,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官職和身份,設計不同風格的武官。比如金吾衛的百勝将軍、戍守邊疆的彪騎将軍,配上如劍、弓、戰馬等配件,所有配件都繡上‘錦’字标識,防止将來有人效仿。即便有人仿制,也不過是東施效颦。”
沈知微不住點頭 “嗯,我們可以在玩偶的造型和表情上多下功夫,使它們呈現出不同的性格和背景,既能保持威武,又不失可愛。”
忽然,她眼睛一亮,拿起紙筆,迅速開始勾畫。不多時,一位縱馬狂奔的知州形象便躍然紙上。她想了想,又在這位官員肩頭畫了隻蒼鷹,後面還跟了隻發足狂奔的獵狗。當然,為了更符合玩偶的特質,她在人物與動物的表現上做了一定的卡通化處理,使整體效果更為活潑可愛。
“阿錦,”沈知微轉身對自己的得意員工說:“你先放下手上的活計,來看看這個設計,能否把他們做成玩偶?”
阿錦端詳圖紙片刻,點頭道:“兒這就動手試試。娘子,您趕緊定下‘錦’字标識式樣,咱的新玩偶都得盡快用上。”
三日後,阿錦終于完成了沈知微所繪的“騎馬知州”玩偶套裝。隻見那位知州大人頭戴錦帽,身披貂裘,大衣下隐約可見官袍,穩穩騎在一匹駿馬之上,左邊跟随着一隻獵狗,右臂高擎着蒼鷹,英姿飒爽,威風凜凜。
沈知微看到這一組玩偶,心中大為滿意,整體風格中既有豪放的氣概,又不失可愛與細膩。為了确保大衣下官袍紋路的正确性,她還特地翻看了早先崔懷瑾‘迫使’書肆三百錢‘賣’給自己的《唐代服飾百科全書》,仔細校對每一處細節。
沈知微将玩偶精心裝入一個禮盒,神秘兮兮地捧着回了許宅。那禮盒用的是新制的镂空木雕匣,四角包着鎏金銅片,系帶特意選得沉穩的暗紅色錦緞——這是之前應龐三娘的要求,她特意為貴客準備的‘錦繡匣’,光是這包裝便值百餘文錢。
在衙門聽到禮部司郎中和司衣官談話的許謙心中不安與日俱增。他本打算立時找外甥女談話,卻連接幾日未能碰上面。這日,忍無可忍的許謙将抱着個禮盒踏入正廳的沈知微堵個正着。
“熙熙。”許謙略顯嚴肅,語氣中帶着幾分擔憂,“最近,你和司衣房有交流?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牽扯上了衙門?”
沈知微眨了眨眼睛,随即笑了笑:“舅父莫擾。兒隻是和司衣官大人談了關于玩偶布料的供應問題,并無大事。其實兒今日還有事情要叨擾舅父呢。”
說完,沈知微将抱在懷中的精緻禮盒輕輕放在桌上,笑着解釋:“兒想請舅父幫忙,将這禮盒轉呈崔侍郎,感謝他之前莅臨‘錦童齋’時提出的寶貴建議,實在讓兒受益匪淺!”沈知微邊說邊打開禮盒請許謙過目。
許謙驚訝,向盒內一看,但見一位知州服制的玩偶騎馬奔馳,旁邊還有蒼鷹、獵狗,形象威風又可愛。那駿馬的眼睛竟是用波斯彈珠鑲嵌的,在暮色中泛着幽幽棕色光茫。當然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剛才自己這外甥女說什麼來着?
“侍郎大人曾去過‘錦童齋’?”許謙瞪大眼睛望向沈知微。
沈知微言笑晏晏:“是的。‘錦童齋’有幸接待過崔大人,承蒙大人不棄,兒還贈了他一個侍郎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