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還能賣錢呢!
劉青青做事是周全的,她把斧頭磚刀等放在桌上:“各位叔伯,這門生意以後還能做,但不會像這個月這樣容易賺錢。除了我們村,鎮上别的村也需要翻新屋頂,這門技術簡單,吃的是個勞力飯,這些工具以後估計還用得到,我們商量商量,是分了,還是誰家一起攬下!”
村頭的鐵柱叔有些意動,他媳婦能生養,家裡負擔重,五個兒子,最大的十九,最小的十二,全是能吃的。因家裡困難,連飯都吃不飽,他才把地裡的活計交給兒子們,自己上山打獵補貼家用。
他緊張的看着劉青青:“你家不做這門生意麼?”
劉有山苦笑:“柱子,我家的情況你還不曉得麼,不論削石片、砍樹,還是上屋頂,全是力氣活,我家哪裡找得出個合适的人選。”
說完他瞟了一眼乖乖坐在劉青青身後,心無旁骛拉着劉青青辮子玩的郭守雲,那小子才學會用筷子夾肉,讓他來幹不合适!
鐵柱急忙道:“各位兄弟,我家裡吃飯的人多,若不介意,這門生意就給我,好不?當然,也不擋着大家,這次買的這些工具,就賣給我!”
也有兩個意動的,但做不下主,得回家和父母媳婦商量,最後,鐵柱三兩銀子買下斧頭磚刀工具,因鏟刀已經磨損,需要鐵匠鋪再返工,折價七兩。
衆人商量着,這三兩銀省着些,作夥食費,大家夥輪流着把各家的房頂地闆換一換,順便把劉家後院收一收,搬石頭挖了的坑填一填。
劉青青看着自家坑坑窪窪的後院,靈機一動,補貼了一兩銀子作夥食費,請大家用了一天的功夫,将臨河的那片地挖深擴大,準備做魚塘,挖的土搬到靠房的地方,地勢擡高後種些農作物不再怕被水淹。
這樣,劉家後院大變樣,臨河面,一個幾乎一畝大的池塘,引了條小水渠連通清水河,池塘和房子中間是平整的土地,中間薄石闆鋪就的平整小路,劉有山杵着拐杖也能走。
&
榕樹村,趙垚埋頭扒飯,母親江氏坐在桌旁絮絮叨叨,心疼不已:“你呀你,這麼大的人,白白在衙門上值,還那麼容易相信人。說了這麼多,你就是不聽,你看看,辛辛苦苦四個月的月銀,打了水漂!還說什麼石頭屋頂,那是能住人的麼?”
當時他豬油蒙了心,不曉得怎麼回事,中了劉青青黃毛丫頭的邪,把借出去的四兩銀子變成入股,等分紅。
趙垚苦笑,他一定是想錢想瘋了。
不想不行,好不容易進了縣衙吃皇家的飯,穩定是穩定,可惜月薪太少,一個月才一兩銀。他在縣城毫無根基,沒房沒車,住在縣衙的大通鋪裡,十多個兄弟一個屋子,吃喝自負,都在那一兩銀子裡,無論怎麼省,一個月最多剩下半兩。
家裡隻剩老母親,腿腳因為早些年勞累,變形疼痛不能走路,每日隻能在家枯坐,他計劃在城裡買個小院子,把母親接去,再置辦輛小驢車,讓母親自己乘車到處逛一逛——城裡都是青石闆路,車子走得穩。
偏偏城裡兩間房的小院子,最便宜都要二十兩,攢了這麼些年,他手裡才有十兩。若不把那四兩借出去,他就有十四兩了。
一個月都沒有音訊,看來他的銀子打了水漂,他懊悔的咀嚼着碗裡的紅薯飯!
恰在這是,院子門口傳來聲音,原來是阿姐姐夫帶着寶兒回來。
趙垚迎出去,意外的是,劉慧蘭兩姐妹也在!
姐夫劉鑫牽着驢,趙垚連忙抱下寶兒,扶阿姊下車。劉青青是自己蹦下來的,劉慧蘭也跟着跳,偏偏腳下有個小石子,差點摔倒,幸好趙垚扶了一把。
啧,榕樹村和清水溝村差不多嘛,泥土地碎石路!
幾人站定,趙垚緊張的看看阿姊趙翠娥,又看看劉青青:“你們這是?”
劉青青擠擠眼:“給你送錢來拉!”
趙垚開心的咧開嘴,露出絡腮胡子下的白牙,多少?
“你出了4兩銀,可以分到3兩,連同本錢,合計7兩!”
趙垚興奮得一拳打在旁邊的院門上,幾乎沒把院門給捶倒:“太好了,我隻差三兩就夠買房子。”
趙翠娥笑盈盈的:“我和你姐夫商量好,我們手裡有三兩,你先拿去買房!”
趙垚:“……”
幸福來得太突然。
他結結實實給劉鑫一個熊抱,一刻也等不及:“走,現在你們幫我看房去,今兒就買下!”
劉慧蘭不太願意去,劉青青很興奮,央求:“阿姊,走嘛,我們先去看看,合适的話,也買一個小院。”即便不買,去城裡買些布料做衣裳也好。賺錢不花,有什麼意思。還了趙垚後,她們家還有21兩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