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奔襲 > 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峣緊緊注視着柳楓的眼睛,因為舅父的無條件支持和信任,讓他差點兒要将自己對蘭翎的感情和盤托出。但最終他還是忍住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神話傳說中,東夷的英雄是羿。他用弓箭馴服了十個太陽,同時射瞎了河伯的眼睛。他還射死封豕長蛇,并在青丘把猛禽“大風”射死,為民除害。人們尊稱他為後羿。】

鎮國大将軍府的一處隐秘密室内,空氣中彌漫着一種深沉而神秘的氣氛。趙元缜,曾經威震四方、德高望重的大将軍,此刻正緩緩捋着颌下的長須,緩緩開口,“你可知後羿那張能射掉太陽的弓箭叫什麼嗎?”

趙元缜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眼神迸發出陰鸷的眸光。

坐在下首的中年男子,感受到這股視線,仿佛被一座無形的冰山所壓制,脊背不自覺地挺直,神情恭敬而谄媚。他躬身應道:“卑職愚鈍,對此上古神話故事知之甚少。還望大将軍不吝賜教,解開這謎團。”

相傳,此弓乃是盤古大神的血筋肉骨所化,後稱“射日神弓”。

在古老的洪荒神話傳說中,盤古大神開天辟地後,他的血筋肉骨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形态,化作世間萬物。其中,那把威震三界的射日神弓,正是由盤古大神的精髓所凝練而成,它承載着盤古大神無比的力量與智慧。

當盤古大神隕落後,射日神弓成為了十二祖巫的珍貴所有。這十二祖巫對神弓懷揣着深深的敬畏與尊重,将其供奉在了巫族最神聖的殿堂——盤古大殿之中。這不僅是他們對盤古大神的紀念,更是對力量的崇拜。

巫妖大戰爆發時,十大金烏齊齊降臨洪荒世界,它們燃燒着太陽真火,無情的荼毒着這片大地。巫族的大巫誇父追日而死,他的摯友後羿見此情景,心中充滿了憤怒與悲傷,為了替好友報仇雪恨,他毅然決然地走進了盤古大殿,請出射日神弓。

射日神弓的威力無窮無盡,當弓弦張開時,可以自行凝聚出一道淩厲無比的箭氣。更為神奇的是,這箭氣還能根據敵方的本源屬性,射出陰極煞箭或陽極煞箭。而面對十大金烏這樣的至陽之體,陰極煞箭無疑成為了它們的克星。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九大金烏相繼隕落,隻剩下第十隻金烏被東皇太一所救。東皇太一憤怒之下,将後羿視為仇敵,最終将後羿絞殺。而那把威震三界的射日神弓也被東皇太一收走,安置在天庭的珍寶庫中。

那位中年男子的眼中,原本深邃如夜空般閃爍着沉穩的寒光,此刻卻仿佛被某種神秘的力量點燃,陡然間精光四溢,猶如寒星閃爍在深邃的夜幕之上,瞬間洞穿了鎮國大将軍講述的故事背後的深層含義。他瞬間領悟到,任何顯赫的功勳,無論其如何卓越輝煌,都存在着一個臨界點,一旦超越了這個界限,便可能觸及君王權威的底線,招緻不可預知的後果。

“大将軍之意在于警示我等,任何功績卓著之人,終将面臨臨界點,一旦逾越,便可能引來皇威震怒,”中年男子謙卑而又躍躍欲試地躬身低頭,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對未知挑戰的渴望與敬畏,“屆時,任誰也救不得他了!”

此刻,趙元缜的眼神猶如冬夜裡的寒冰,陰冷而銳利,他陰鸷的目光牢牢鎖定在窗外那片深邃無垠的虛空中,仿佛要穿透那層朦胧的夜色,洞悉世間一切真相。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這笑容中蘊含着對未來局勢發展的自信與得意,顯然,他對于那位可能觸及君王權威底線的人物命運的發展走向,已經有了深深的預見和把握。

在同一個時間節點,未央宮内廷深處,一場秘密的傳遞與決策正在悄然展開。

一名黑衣蒙面的男子,身法矯健,動作輕盈,如一片飄落的落葉悄無聲息地縱身躍入高門殿内,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落腳都恰到好處地融于夜色與寂靜之中,避免驚動任何不必要的注意。

此人精準地潛行至後殿偏門,以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堅定的決心,将一顆密封嚴實的蠟丸親手送至了綏武帝的手中。完成使命後,他并未立即離去,而是選擇低聲耳語片刻,言語間透露出事态的嚴重與緊急。随後,他迅速弓身退去,猶如一陣風掠過殿堂,轉瞬消失在了深深的夜色之中,留下一地月光斑駁,似乎從未出現過。

綏武帝緊握着蠟丸,眼神深邃如夜空般幽暗,沉思了片刻。他的手背青筋微微凸顯,顯示着他内心的波瀾不驚以及決斷力的堅定。終于,他遽然發力,将蠟丸捏得粉碎,猶如破碎的星辰墜入凡塵。随着蠟丸破裂的瞬間,密封的密信随即展露在他寬大的手掌之上。

武帝展開密信,目光如炬,勃然大怒之下,他毫不猶豫地傳召禦史台大司空闫溯觐見。聲音裡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與緊迫感,仿佛雷霆萬鈞之勢瞬間壓向整個皇宮,預示着一場波瀾壯闊的權力角逐即将拉開序幕。

禦史台,作為中央監察機構,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其職責是監督百官的行為,維護朝廷的清正廉潔和行政水平。這一機構的存在,确保了國家的治理能夠公正、高效地進行。

在綏朝時期,禦史台的地位尤為顯著,它與尚書台、谒者台并稱為“三台”,在朝廷中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皇帝的耳目,禦史台不僅監督中央官員,還延伸觸角至地方,确保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在綏朝建立初期,禦史台的最高長官被稱為禦史大夫,這一職務在後來被綏武帝更名為“大司空”。與此同時,禦史大夫的副手禦史中丞因其始終駐紮在宮中蘭台辦公的特殊性,逐漸成為了禦史之長。這一轉變不僅體現了職位權責的調整,也反映了當時政治體制的變化和權力結構的調整。

禦史台下設三院: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屬于侍禦史,其職責是監督皇帝的一言一行,确保皇權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殿院則由殿中侍禦史組成,專注于皇宮内的禮儀監督,維護皇室和宮廷的莊重與秩序。而察院則由監察禦史負責,對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員進行全面而嚴密的監督,确保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和行政效率的提升。

作為監察百官的機構,禦史台的官員通常由清望之人擔任。盡管他們的品階一般不高,但由于其職責的重要性,他們往往具有極高的威望和影響力。這些官員不怕得罪官員,勇于揭露和糾正不法行為,為朝廷的穩定和國家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派往地方的監察官員,他們不僅監督地方長官的行為,還經常取代地方長官的職權,成為事實上的地方統治者。這種特殊的安排,既是對地方官員的一種制約和監督,也體現了皇帝對地方政務的直接掌控和關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