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娘連忙道,“夫人給我二百錢便好”,難得碰到一個和善的好主家,劉春娘不想錯過。
“還是按照市價三百錢,我家裡隻雇了你一個,裡裡外外都要忙活,你又懂針線,鞋襪這些可能要交給你來做。”
“我不怕辛苦,夫人盡管吩咐”,劉春娘道。
劉婆子見此站起來道,“我這就去拟契書。”
簽訂好契書,等劉春娘回家收拾好行禮準備妥當之後,蔣月華便帶着她一起采購食材,看得出劉春娘廚藝确實不錯,采買了不少她不會做的複雜食材。
得知她有一個五歲的兒子,還特意買了不少模具和面粉,用來做糕點面食的。
蔣月華隐隐預感,未來的生活水準肯定會得到巨大提升,這個人可真是雇對了。
采購完後,兩人駕着牛車滿載而歸。
到家的時候,俞安已經下學在家,聽到動靜連忙跑出來,“娘親”,見到她身後跟着的劉春娘,有些好奇的望着她。
蔣月華便立刻介紹道:“這是娘親雇來照顧咱們的人,你得叫她春姨。”
俞安立刻禮貌道,“春姨好。”
劉春娘從進村開始便有些緊張,雖然知道月娘是個好主家,可到底頭一次離開縣城,内心總有些不安。
而此刻見到一個乖巧可愛的孩子,軟糯糯的喊她春姨,劉春娘忽然就不緊張了。
“诶”她淺笑的應了一聲,立刻道,“月娘,廚房在哪裡,我去準備晚飯,小郎君,你喜歡吃什麼糕點,春姨給你做。”
俞安思索片刻後道:“春姨做的我都喜歡。”
劉春娘聽了臉上露出一個更大的笑容,蔣月華倒沒想到這小子竟然會甜言蜜語了,也有些好笑。
不過忽然雇了一個人回來,家裡竟然還住不開,“廚房便在那裡”,蔣月華指了一下位置,而後又道:“家裡隻有兩個房間,委屈你這些日子先同我一起睡,等新屋建好之後再說。”
劉春娘連忙擺手,“不委屈。”
“家裡來客人了嗎?”春妮叩了叩門而後走進來看着劉春娘道。
蔣月華笑道,“這是雇來照顧俞安的,名叫春娘。”其實主要還是照顧她。
“正好,我有事要跟俞叔說,去你家吧”,說着她朝劉春娘招手,示意她也跟來。
進了隔壁,發現一家人都在家,蔣月華立刻互相介紹起來,并道:“日後我不在家,春娘便麻煩劉大娘照顧一下。”
“春娘,劉大娘一家都是好人,平日我也多受她們照拂,倘或你遇到什麼事,也可以找她們幫忙拿主意。”
劉春娘點頭應了一聲,劉大娘也跟着笑道,“說起來還是本家,自然會照顧的。”
蔣月華又跟俞叔道:“雞窩和豬圈拆了之後,院子正好空了一塊地,勞煩俞叔找人幫我在院子裡修一個屋子,日後好讓春娘住,另外屋子裡的一應家具等也全幫我找個木匠置辦齊全。 ”
俞志颔首應了下來,而後蔣月華又問了下養殖場的事情,一切如常後,便帶着劉春娘回家。
劉春娘此刻正是表現自己的時候,回房放好行李,歸置好采購的東西後,便将蔣月華從廚房裡趕出來,自己一個人忙活開來。
蔣月華見此也樂得自在,她終于有時間躺在椅子上,吹着夏日涼爽的晚風,看着天邊火燒雲般的晚霞放空。
今日既然已經初步定下要開一品閣以及往祁縣擴張的計劃,那必然養殖場也還要跟着擴張。
養雞場的小雞在陸陸續續的孵化,有柳生和柳溪這兩個養殖專家在,又有春妮等人的細心照料,小雞死亡率很低,每一窩孵出來,成活率高達90%。
她隻需要讓柳生繼續不斷地孵化小雞,并讓俞叔每周采購雞的數量增加至200隻,這樣慢慢累積下來,半年後也竟夠了。
養豬場那邊,還需要通知五叔繼續增購小豬,至少也得到五百頭,養羊場也得讓柳生準備起來,采購小羊崽。
并且,養殖場也還要不斷地擴建,現在這些屋子肯定是不夠的,心裡盤算完後,蔣月華忽然聞到一股誘人的食物香氣。
她擡頭一看見俞安不知什麼時候搬了小凳子坐在她旁邊,此刻正一臉期待的看着廚房。
“娘親,春姨做的飯肯定好吃。”
“這還用你說?”蔣月華深深嗅了一下,立刻道:“是紅燒肉的味道。”
俞安皺了皺鼻子,“嗯,我還聞到了魚的味道。”
兩人正認真的探讨今天晚餐的食材,劉春娘便端着盤子往外走,“今日回來得時辰有些晚,來不及炖湯,便隻簡單的做了幾個菜,不知是否吃得慣。”
蔣月華輕笑,“我們在外面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哪裡吃不慣?”說着她拍了拍俞安的腦袋,“别坐着了,一起去廚房端菜。”
劉春娘連忙攔着,“小郎君的手是用來寫字的,怎麼能讓他來做這些,你們快去堂屋坐着,一會兒便好。”
蔣月華便道,“不必太慣着他,如今才五歲,還沒到課業忙的時候,若從小便慣着,将來豈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
“好,我曉得了”,劉春娘連忙應了一聲。
這頓晚飯是徹底将蔣月華和俞安征服了,紅燒肉,紅燒魚,爆炒雞胗,煎豆腐,涼拌海帶絲,還有兩碟桂花蒸米糕,尤其是紅燒肉,軟糯彈牙肥瘦相宜,就連蔣月華都忍不住多吃了加塊。
“這紅燒肉和米糕好吃又不費牙,明日多做些,讓俞安帶去給他師父和師娘嘗嘗。”
回家的路上,蔣月華跟她講了家裡的情況以及人際關系,因此劉春娘聽了這話立刻鄭重的應了一聲,預備明日做的時候紅燒肉再炖得軟爛些,米糕也要少放些糖。
有了劉春娘接手繁忙的家務,蔣月華吃完飯洗漱完便去睡了,接下來的日子,每天早上都是各種餡料的美味包子以及糕點,中午是不重樣的炒菜,晚上則是各式滋補的湯水。
這讓社畜的蔣月華頭一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過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她也全身心投入到了養殖場中。
有了俞大華的人脈再加上錢财禮物開路,小豬和小羊都順利采購回來,隻是養殖場的擴建出了一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