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甯心裡碎碎念個不停,下車後還是直接去了菜市場。馬玉書點名要的豬肉、排骨、豬腳都得買。從村裡到鎮上騎車要半個小時,現在一家人回了村裡,買東西不如以前方便。蔬菜可以自己種,可這魚肉就得全靠買了。住在村裡,想要每天都吃到新鮮肉不太現實,不過家裡有個大冰箱,一次買夠一個星期要吃的肉食倒也可行。
手裡有了錢後,葉甯買起東西來也不手軟。自己喜歡吃的排骨必須得多囤些,牛肉也不能少,馬玉書做的土豆炖牛肉能把人香得不行。當然,水果也不能少。如今正是草莓上市的時節,又紅又大的草莓來上兩斤。路邊水果店有活動,三十八一斤的榴蓮也得來上一個,這東西葉甯一家三口都愛吃。
還有零食,村口的小賣部主要賣煙酒和調料,零食也就是一些辣條和小甜水。葉甯愛吃薯片、牛肉幹…… 在零食店裡掃蕩一番後,出來時手裡就拎了滿滿兩大袋子。
清點過車鬥裡的物資,确定沒有遺漏後,葉甯又開着車去了加工棉被的街邊小店。在網購發達的大環境下,做手工棉被的店鋪生意一般。上次葉甯來買棉被時還和老闆閑聊過,對方是祖傳的手藝,有了機械壓棉床後,做一床被子快多了。
眼下這個時節,正是棉絮店的生意旺季。上次葉甯來時,店裡存放棉被的架子有一半都是空的,今天來的時候,架子上倒是滿滿當當地堆滿了。棉絮店的老闆滿臉喜氣,指着架子上做好的棉被對葉甯說:“有家人在鄉下建了别墅,四兄弟呢,一人一層,光是棉被就定了十幾床。”
老闆這話一出,葉甯還沒來得及出聲,店裡其他的客人就接過了話茬:“前兩年那個事一出,手裡有錢,老家有地的人都一窩蜂回家建房子了,這以後要是再有這樣的事情,守着家裡地,至少不會吃不上飯。” 長溪鎮這種小地方,壓根找不出幾個有錢人,這一家人風光回鄉,無疑成了鎮上最近最大的談資。
“這家人可有錢了,聽說那大别墅光是裝修就花了三四百萬。”
“聽說爺爺輩是礦上的工人,早早就進城了,後來改革開放了,靠做運輸起的家……”
見兩人越聊越興奮,葉甯雖然也想繼續聽有錢人的八卦,但她還有正事要幹呢。葉甯清了清嗓子:“老闆,你這裡有現成的棉被嗎,我要買三床。”
顧骁隻要一床被子,不過葉甯能從兄妹倆平常的衣着打扮中看出一家人的情況,顧家奶奶的棉被不能用了,兄妹倆的被子估計也好不到哪兒去。來都來了,索性一下子全備齊。
老闆有些為難:“喲,現成的沒有,不過正好有個客人定了三床被子,一個多星期了都還沒來拿,一米八的,你要是急用的話先拿走,我等會兒給他重做。”
有現成的棉被省了等待的時間,葉甯自然願意:“行,我都要了,還有你這被套我也買六套。”
棉絮店也賣床單和被套,不過是的大那種樣式老土花棉被,這樣的款式葉甯隻在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見他們用過。不過樣式老有樣式老的好處,這花花綠綠的被單一看就是上個世紀的流行款式,這會兒拿去給顧家人用再合适不過了。
葉甯這話一出,棉絮店的老闆就更高興了,他店裡的床單是他媳婦兒自己做的,因為棉布的樣式不好看,一年也賣不出兩套,今天一下子賣了六套,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替葉甯把棉被捆好後,老闆又拿起杆子給葉甯取挂在牆上的床單和被套:“這些被套雖然款式土,但是質量可不差,正宗的老粗布,結實耐用,我給你算便宜一點,九十塊錢一套。”
這個價格一出,葉甯不由得愣了愣。馬玉書注重生活品質,家裡用的床品都是買的好的,葉甯現在用的就是真絲床品,和動辄幾千塊一套的真絲四件套相比,眼前的這些床單絕對稱得上物美價廉。
看着老闆挂在牆上的這些床單被罩,聽着他吐槽這玩意兒一年也賣不出兩床,偏偏家裡的敗家媳婦兒前幾年圖便宜,一下子買了一大批布做了一百多套,也不知道要賣到猴年馬月去了。
想到顧骁那邊布料的短缺,葉甯心中有了主意:“老闆,你要是再便宜一點,這些床單和被罩我都給你包圓了。”
棉絮店老闆聞言一愣,當即擺手道:“不是,我就是随口抱怨兩句,賣不掉就放着,你一個小姑娘,買這麼多這玩意兒也沒用呀。” 老闆把葉甯當成了心好的小姑娘。
葉甯一臉認真道:“有用,我有個朋友是開網店的,這種老粗布的被單有銷路,你便宜一點,我拿給她試一試,要是能賣出去,也能順便賺點零花錢不是。”
聽葉甯這麼一說,老闆高興地一拍腦袋:“還是你們這些年輕人腦袋靈活,是了,網上賣什麼的都有,這被單肯定有人買,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就喜歡用這種老粗布做的床單,親膚又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