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色尚早,東方将白。
隔壁漆黑一片,四周靜悄悄的,吳嬸家也沒人起來。
竈屋亮起燈,餘南葉能看到阿景隐隐綽綽的身影。
他走過去,看到竈前忙碌的身影。
陸柘景聽見腳步聲,朝木盆裡倒了熱水,等餘南葉一進竈房,便招呼人去洗漱。
餘南葉拿着柳條漱口,看阿景一臉嫌棄的盯着柳條,心想阿景以前估計都沒用過柳條。
陸柘景以前确實沒用過。
大陳普通人家用柳條漱口,或茶水漱口,富戶人家用牙粉加牙線。
但在南禹國,哪怕是村裡人都很少用柳條漱口,大部分會用牙粉牙線。
像陸柘景用的就是牙粉和毛刷。
牙粉裡加了各種花香,毛刷也是玉制手柄,馬尾制成的軟刷,比豬鬃制成的毛刷更柔軟。
陸柘景更習慣用那個。
南水鎮不是大鎮,鎮上應該有牙粉和毛刷賣,上次他沒買,這次去鎮上,怎麼都要買兩份,還有漱口用的瓷杯。
餘南葉不知道阿景已經計劃好買什麼,簡單收拾了下,也沒用早飯,便準備出門。
陸柘景端來一杯加了鹽的溫水,看人喝下,自己喝了半杯,才一人背了個背簍出門。
兩個背簍都是南南編的。
他這才發現南南會做的東西有很多。
不僅會編背簍,還會編竹籃,最讓他意外的是院裡長得很好的野菜。
那些野菜他從未見過,也不知南南是從哪兒找到的?
他心裡好奇,卻不會問南南。
等南南想說時自然會坦言。
村裡悄靜,遠遠看到駕牛車的趙大叔。
趙大叔瞅見兩人打了聲招呼,“這麼早去鎮上?”
餘南葉應了聲,想着阿景身子剛好,他們坐牛車去鎮上。
阿景以前的生活,多半出行都是坐馬車。
但他隻付得起牛車車費。
他不想累着阿景,問了一句,“叔還要等多久去鎮上?”
“坐滿就走。”趙大叔回答,不坐滿一車,就要少掙一個銅闆,多拉一個人是拉,少拉一個人也要跑一趟,還不如等牛車坐滿了再走。
那得等好久哦。
正猶豫,就聽阿景道:“趙大叔,你的牛車去一趟鎮上收多少?”
趙大叔是地地道道的莊稼漢,聞言也沒有多想,而且他坐的車闆最多坐三十人,一人一個銅闆,去一趟鎮上三十文。
餘南葉不明白阿景怎麼問這個,三十文對他來說已經很多了。
他還要還阿景銀錢,更加不能亂花銅闆。
餘南葉正想走,被阿景眼明手快拉住手腕,餘南葉不解眨眼,就聽阿景說:“趙大叔,我給你三十文,你現在就送我和南南去鎮上。”
趙大叔遲疑了下,又很快答應,送他們兩人是三十文,載三十人也是三十文,他家黃牛也能松快些。
再則并非每天都能湊夠三十人,每天他早早侯在村口,村裡舍得花銅闆的不多,大部分壯年都走路去鎮上,隻有婦孺小孩會坐牛車。
但并不是每天都去鎮上。
與其等下去,不如直接送他們過去,說不定還能再回來拉一趟。
趙大叔一點頭,陸柘景掏出三十文,餘南葉來不及阻止,反手被阿景拉上牛車。
初春時節,清晨微涼,陸柘景擔心冷着少年,牢牢将人護懷中。
肩背傳來溫熱,餘南葉不敢亂動,乖乖窩在阿景懷裡。
隻有兩人,趙大叔車趕得不快不慢,到鎮上天才大亮。
兩人下了牛車,趙大叔說:“我在這裡等你們。”
餘南葉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