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張翰墨,比如羅賢學諸如此類,帶着美好祈願的名字。
為此村裡人津津樂道好幾天。
隔天,張村長統計好了大夥的黃豆數量。
張村長問:“南小子,你看什麼時候發豆芽合适?”
“随時都可以。”餘南葉回答。
他想得簡單,隻要哪家村民需要發豆芽,他便上門給他們泡發。
然而隻是三家跑下來,不僅是他,連村長也覺得麻煩。
倒是陸柘景臉上依舊沒什麼變化,見兩人苦惱,解圍道:“若是一家一家上門發泡,不僅要重複說過的話,還要重複跟他們講解,過于耽誤時候,我這裡有個法子,南南和村長不妨聽聽。”
話音落下,兩人的目光彙聚到他身上。
陸柘景沒看張村長,他的目光始終落在少年身上,望着少年滿是期待的眼神,慢慢開口。
倒是張村長先沉不住氣,連忙追問:“景小子說說什麼辦法?”
“村長,稻谷場目前是閑置的麼?”
張村長點頭,以前還能用上稻谷場,但随着這幾年作物越發難以成活,稻谷場也形同虛設。
“将登記過的衆人召集起來,再在稻谷場搭棚,南南隻需要每天前往稻谷場統一指導即可,若有人想要偷學也不用擔心,畢竟豆芽在鎮上已經賣了幾個月,有心之人想來不少,可至今為止除了南南,其他人都沒有發出來。”
陸柘景點名餘南葉的重要性。
張村長能當上村長,自是有幾分聰明。
聽陸柘景提起,他當即反應過來,并連聲稱贊這個方法好,“景小子的這個法子很好,待會兒我就通知衆人,讓他們去稻谷場集合。”
這樣不用一家一戶跑,能省去不少功夫。
至少能讓少年輕松些。
張村長很快通知下去,并告訴衆人需要水缸若幹,水桶若幹,以及方形簍子,給他們看了餘南葉畫的方形簍子。
當天下午大夥兒聚集在稻谷場,餘南葉跟大家說了接下來的安排。
他們都沒發過豆芽,一聽要先用清水泡上一天一/夜,雖覺得奇怪,但還是照做了。
接下來就是各自報備發泡的數目,由陸柘景和張翰墨記錄,最後交給張村長。
張村長看後給南小子查閱。
餘南葉眼下已經全部認識上面的字了,他仔細看過後,心裡有了數。
甚至心裡生出了開作坊的想法。
他跟村長提了,村長道:“南小子你這個想法不錯,但咱們才剛開始,若是一開始就讓他們投入太多也不好辦,不如先這樣,以後賣了銀錢,再提出建作坊,也會更好辦。”
餘南葉覺得在理,“張叔說的是。”
大夥兒要各自發泡黃豆,被陸柘景阻止,衆人雖然不解,但還是把黃豆給了餘南葉。
餘南葉不笨,他隐隐意識到什麼,似乎明白了阿景的用意。
他将大夥兒的黃豆和綠豆全泡進水缸,看了眼時辰——辰時三刻。
“明日辰時三刻便可撈出今晚諸位可輪流看守。”
衆人應了好。
大夥兒皆心情澎湃,他們信任南小子,既然對方說能發出來,一定能發出來。
當然村裡其他沒參與的,悄悄張望這頭,默默記下餘南葉做了什麼,打算回去學着做。
他們可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動不動就拿好幾斤黃豆嘗試,黃豆又不是不要銀錢。
抓兩把試試。
若是不行,他們就等着那些傻子找是餘南葉哭去。
幾人對視一眼,随後紛紛回到家。
等餘南葉發泡完六/大缸黃豆,已過去一個時辰,他也有些累了,跟大夥兒交代了幾句注意事項,和阿景一起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