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英美]情報屋生存指南 > 第22章 Chapter 22

第22章 Chapter 2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貝利公爵的原名比維托·查普曼,是家中第五子。他并不在意本來也不屬于他的繼承權,隻在意對光明的信仰。

準确的說,比維托希望世間可以充滿美好與愛,不再存在任何罪孽與痛苦。

這個理想主義者極其厭惡黑暗,他痛恨倫敦的霧霾,因為他覺得是這些陰暗之地的存在造就了滋養犯罪的溫房。

比維托給當時的警察署寄過好多封建議信,提議在倫敦放置更多的照明設施,他甚至在其中的一封中附上了自己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夜晚的犯罪率遠高于白晝。

未來的貝利公爵堅信一切罪惡的源頭都是因為黑暗給予了它們藏身之處,隻要光亮灑向每個角落,罪惡将無處遁形。

手稿到這裡似乎隻是一個對光明有着超乎尋常的崇拜的自述,滿紙華麗且不失嚴謹的辭藻裡透着作者的虔誠與擔憂。

從某種角度看,萊拉覺得雖然犯罪率不能單靠簡單的照明就極速下降,但他說的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可想而知,比維托的家人以及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想法。

他在自己的手稿中傾訴了不被理解的苦悶,但好在他平時還打點了一些生意,而且做的很不錯,積累的資金成了他毅然決定去美國尋找光明的資本。

到了美國後他打通了各個關節,定居在一個叫布魯德海文的捕鲸小鎮,正式化名為“貝利公爵”,從此和查普曼家族劃清了界限。

起初,公爵對沒有久久不散的霧氣的美國很滿意,他吸取了當年莽撞地給警察署寄信的教訓,開始采取迂回措施。

他發現這些在海洋中與各種生物搏鬥的漁民們對燈塔情有獨鐘,便認為這裡的人應當是對光明有所向往。于是,他出錢在他家附近修建了貝利教堂,邀請鎮上的所有人來聆聽他修改過的“福音”。

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可之後的筆迹之重無不彰顯了公爵的憤怒。

他發現這裡的人一開始抱着好奇都來傾聽福音,等新鮮勁一過,人們的注意力便轉移到這位遠渡重洋的富翁身上。

公爵被幾個不懷好意的人盯上,這些人趁着他最痛恨的夜色沖進他的家中,和仆人裡應外合,洗劫了公爵的财産,并用魚叉刺中了他的胸膛。

最殘忍的是,他們就地挖了坑,把公爵扔了進去,甚至都不知道那時的公爵還未死透。

一個向往光明的人就這樣被埋在了陰暗潮濕的地下。

看到這裡,三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這位有些天真的貴族一直走在尋找光明的路上,但一直在被人拖入黑暗。

不過,他們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畢竟手稿還有好幾頁,如果公爵就此喪命,那後面的内容是誰寫的呢?

然而,後面的内容逐漸詭異起來。

據公爵回憶,憤怒又恐懼的他顧不上不斷流失血液的眩暈感,這個對光明最虔誠的教徒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念起了祈禱詞。

“我願罪惡無處遁形。”

“我願以我身換取此地永恒的光明。”

他忽然被泥土吸入更深的地下,眼前陡然亮如白晝,有個聲音問他願不願意留下自己的血液。語句在這裡興奮起來,公爵認為這就是他一直以來所尋找的地方,失血過多的他立刻答應了那個聲音。

無數泥土被灌入他的體内,擠走了多餘的鮮血,彌合了被魚叉貫穿的傷口。

獲得新生的公爵從泥裡爬出去,信仰仍在,但心态完全變了。

他把殺害他的兇手們扔進迷宮,眼睜睜地看着他們變成了泥人,覺得自己做到了真正的救贖。他拆了自己的家,擴建了教堂,平時就住在迷宮裡。

公爵寫道,當他在迷宮的時候光明永遠灑在他的身上,而當他離開迷宮時,黑夜也重新降臨到了那裡。

那道聲音為實現他的願望指引他着手研究迷宮,他這才明白自己是迷宮保持光明所需要的特殊血液,如果特殊血液積累到一定程度,迷宮就可以擁抱這片土地,實現永恒的光明。

他一邊繼續着對迷宮的研究,一邊尋找有特殊血液的人來補充迷宮的光明。

然而,即使是泥土的饋贈也無法阻止身體的潰爛,直到公爵徹底死去,他的願望也沒有完全實現,最後的文字中通篇都是遺憾的自述。

看完公爵的所有手稿,墓室裡的人都默不作聲,雖然貝利公爵最後的做法讓他們無法認同,但他的初衷的确是沒有惡意的。

唏噓歸唏噓,事情還是要解決的。

手稿中的公爵是個對光明有狂熱追求的信徒,全篇充斥了相當意識流的描寫,可對于最要緊的迷宮的記載卻寥寥無幾。

萊拉注意到在公爵的描述中根本沒有馬文·裡卡多所說的“願光明與你同在”,這種非常“公爵風”的話顯然是之後才有的。

而貝利公爵又是抱憾而死,難道在他的願望沒有實現的情況下他成了迷宮裡那道聲音的一份子?一個意識的存在?

那麼桑普森又為什麼要來買迷宮的地圖?他知道迷宮的秘密?

和萊拉的關注點不同,兩個多次出生入死的義警更關注的是“擁抱這片土地”這一點。從上面對他們窮追不舍的泥人來看,迷宮多半不是什麼好東西,往壞的方面想,擁抱土地怕不是想讓整個布魯德海文合并到地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