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聽書一聲令下,衆人一哄而上,便将潼關守将擒拿。兩位獄卒本來想着有潼關守将撐腰。便想着在大牢之外擒拿雲天程且毒打一頓能夠得到将軍賞賜。在将軍府那位妹妹慫恿之下便要當場指證雲天程罪行。未曾想到安樂公主并非他們所思那般。明顯便偏袒着雲順一行人。在後面觀察事情經過将妹妹知曉這一切便出了大問題。便與侍女向軍營趕去。隻有煽動兵士前來便能救下将軍。這可是铤而走險一步。将軍妹妹迅速趕往軍營可還是有些心中膽怯。
到了潼關大營之中,将軍妹妹便進入副将帳中。副将乃是一位年近六旬之人,看起來是依舊少如牛,虎贲有力。聽聞将軍妹妹到來。有一位少年将軍沖進來呼道:“靈兒妹妹來了。”
将軍妹妹說道:“副将,家兄被被那飛揚跋扈公主給抓了,你也知曉,那公主連副将恩人國公爺鞭撻羞辱,家兄落在公主手下真是絕無活路。”
少年将軍“哼”一聲說道:“爹,若不是你們這些将軍當年在邊關與北戎血戰,那有安樂公主今日飛揚跋扈,那人實在是太可惡。給孩兒一支兵馬,我這就去抓了那安樂公主,交給皇上發落。”
副将看着兩人說道:“可君臣有别,若是如此便是叛逆。我等保家衛國,乃是為了天下百姓,可是如此的話,便再無退路。抓了公主便是與皇上為敵。”
将弟妹說道:“此事就是讓皇上知曉,那安樂公主如此目中無人,便讓皇上知曉如此之人,再不知收斂,便是要引起天下大亂。”
副将有猶豫着 。
此時,軍營外是聲大如雷,紛紛後喊着:“救将軍,殺公主。”
副将走出去一看,上千兵馬蜂擁而來。手持弓弩武器要喊着去救将軍。而師爺在隊伍之中,喊聲更大。副将一看眼前兵馬,便有些擔心。這種時候,守将兵馬卻背道而馳,便是有些自取滅亡。潼關乃是京畿重地。軍營之中自然有皇帝與兵部之人。一點風吹草動,此刻有人已經告知了兵部。看着眼前被人鼓動前來士兵。副将便有些心中不安。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副将心裡也是想起當年在皇宮門口安樂公主将戰功赫赫國公一頓訓斥便記在心裡。看着将近上萬将士一鼓作氣。心中有了一絲僥幸,此次定然能讓安樂公主為當年之事被降罪。
在關前,安樂公主準備要查清事實。可是雲天程說道:“公主殿下,抓了守将,定然會引起潼關兵馬嘩變。此事要速速處理。”
安樂公主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問道:“這如何是好?”
雲天程說道:“在下早就想好了,将軍印信在本公子手中。可鎮住嘩變兵馬。”
話音剛落 ,數千兵馬便簇擁而來。潼關守将說道:“哼哼!公主殿下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安樂公主如此便是要我潼關兵馬隻取京都。”
安樂公主說道:“好一個潼關守将,謀逆之心昭然若揭,你以為本公主便無準備。昨日已經将潼關有難之事告知父皇。你以為引數千兵馬前來便能威脅本公主。”
副将上前說道:“不知将軍所犯何事,公主殿下要抓了将軍 。”
身後無數兵馬是喊聲振天。可副将一瞧公主身邊鐵甲軍便有些畏葸不前。副将知曉鐵甲軍厲害之處,可是能以一敵百,若是真與皇帝身最能打仗鐵甲軍對持上。便是真正逆反。如此的話,定然會引起周圍兵馬前來。潼關隻有數千人,一下子便會全軍覆滅。”
副将盡量伸手未讓衆人動彈。
安樂公主一瞧副将說道:“你們真是大膽子,公然造反是嗎?你可是囚禁朝廷命官,是何等大罪。”
副将一聽說道:“這從何說起。”
安樂公主指戴着鬥笠之人說道:“此人原來是涼州刺史,如今調任高郵為官。爾等居然講朝廷官員下大牢。剩下條條罪名,便讓這位公子來講。”
說着,安樂公主纖纖玉指指向雲天程。
将軍妹妹看了一眼雲天程思量:“安樂公主一向眼界很高,怎麼會看上身邊那嬌柔之人。看起來這位才是真正驸馬。此人氣宇軒昂,更是有一股天生英氣,看安樂公主眼神便是此人無疑。看來兄長這一次還真是惹了不該惹之人。被獄卒打成這樣,這小子兄長如何能自救。”
雲天程振振有詞說道:“其一罪,身為一方守将,護衛京畿,卻是在關門前攔路要錢,此乃強盜所為。其二罪 ,扣押朝廷命官,圖謀不拐,證據确鑿,毋庸置疑。我等皆是受害者。此乃叛逆之心昭然若揭。侮辱皇家公主名聲。以接待公主為由,趁機斂财,乃是欺君之罪。其三罪,勒索商人銀錢,為己所用,實在是罪不可赦。煽動部署嘩變,謀逆之罪更無質疑。”
潼關守将盯着雲天程說道:“你又是何人,敢在此污蔑本将軍。”
雲天程指着面前上千兵馬說道:“汝罪名如何,安樂公主并無告知世人。可是汝部下不知報恩國家,守護百姓,卻如此大張旗鼓前來。難道不是謀反。”
雲天程一看副将等人說道:“爾等乃是父母所生,俸祿食用之物乃是百姓所供。卻在關前設坑害百姓之法。爾等為人如何,可知曉一身為兵,護衛家國之理 。”
副将聽之,為之汗顔。
雲天程拿出将軍印信說道:“諸位可看好,現在本官将潼關守将官印收回,一切交給陛下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