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時的酒肆暗室,鳳瑾的紅绫纏住琉璃燈,四人身影投在密道壁上。王凡把行軍錄拍在桌上:“我家老頭子被皇帝軟禁在皇宮,是無法給我們太多幫助了。但這行軍錄是老頭子讓我發現的。你們看這個圖,噬金堂用靈山地脈煉屍,狗皇帝拿屍油混丹砂——這長生丹就是催命符!“
另一邊,應雪劍尖挑起玄鳥令顯現出來的長生丹的藥方,童女血、顱骨粉、赤晶石的字樣刺得她瞳孔驟縮。“看來今夜,是一定要探一探這李府了。“宋知書蘸酒畫出工部密道圖,“李崇光告病的半月中,府中日日運入嶺南丹砂,西跨院的藥爐子怕是比太醫院還熱鬧。然而今日突然暴斃,那些渣滓恐怕還沒收尾幹淨。“
鳳瑾的金翎在掌心轉出殘影:“噬金堂的鎖魂符慣用朱砂繪就,李府定有控屍的陣眼。“她忽然拽過應雪手腕,将金鈴系上她劍穗,“小雪負責斷後,若見血傀儡——“
“殺無赦。“應雪歸劍入鞘,月光在冷鐵上凝成霜。
四更天,城南李府後巷。
王凡扮作賣夜香的駝背老漢,推着馊水桶隐匿在李府的陰影裡,屏息聽着更夫腳步遠去;宋知書青衫綸巾,以勘驗宅邸風水的名義叩開側門;鳳瑾的紅裙掩在粗布麻衣下,發間金钗化作挑藥簍的扁擔;應雪則伏在檐角,劍鞘裹了草灰,與夜色融成一體。
“天樞位,丹房“
宋知書的羅盤針突然瘋轉,直指東南角灰牆小院——那裡飄出的藥味混着腐臭,像極了修劍之地血池蒸騰的霧氣。王凡的夜香桶“恰好“翻倒在牆根,腐臭掩蓋了撬鎖的輕響。
鳳瑾的紅绫卷住院牆蒺藜,四人如夜貓翻入西跨院。丹房窗紙透出詭谲紅光,青銅爐鼎下的炭火竟泛着幽藍——那是摻了屍油的“陰火“。
四人放輕腳步的邁入丹房,青銅爐鼎尚有餘溫。鳳瑾用紅绫卷起爐蓋,焦黑的藥渣中混着半片未化的人指甲。宋知書展開袖中拓紙,将鼎身符咒一筆筆摹下,應雪發現這與修劍之地血池底的禁術紋樣分毫不差。
“李大人這病,需得北海蛟珠、西山玉髓配伍呢。身子配不上這金貴物難怪被‘治’死了,”王凡掐着嗓子學藥童語調,指尖從藥櫃夾層勾出一卷黃帛。展開的刹那,四人呼吸俱滞——貢品清單上朱筆勾畫的,正是煉制長生丹所需的“藥引“:陰年陰月生的童女心頭血、北疆戰死将士的顱骨粉、靈山地脈眼的赤晶石……
房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巡夜家丁的燈籠正逼近丹房,鳳瑾的紅绫瞬間絞滅燭火。王凡順勢将黃帛塞入懷中,宋知書羅盤銀針疾射,精準刺穿窗紙紮進來人膝窩。慘叫聲起時,應雪如夜枭般掠下,劍柄重擊後頸的悶響混在雨聲裡,仿佛隻是瓦檐墜了塊碎冰。
在處理好巡夜的嘉定後,宋知書繼續用銀簪挑起爐中殘渣,半片金甲在火光下刺痛雙目——正是禦前侍衛的铠甲紋樣!“工部的熔爐......“
王凡嗤笑:“難怪兵部總報人員折損嚴重,原來全熔給皇帝煉丹了!“
五更梆響,四人從狗洞鑽出時,暴雨已浸透衣衫。應雪忽然拽住鳳瑾衣袖,劍尖挑起巷口積水——血水正從李府暗渠汩汩湧出,浮沫間翻卷着半張黃符,朱砂畫的卻不是鎮宅咒,而是噬金堂控屍的鎖魂紋。
東方既白,一隊黑羽衛踹開李府大門,卻隻見丹房空爐冷竈。院牆青苔上,半枚帶血的鞋印指向工部衙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