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附中,高二。”沈舫川回答得很從容,謝遲喝豆漿喝得也很從容,根本不帶擡眼的。“诶呀,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倆得趕緊走了,有機會再見啊記者姐姐。”
說完,沈舫川在桌下用腳尖碰了碰謝遲的腳腕示意。
謝遲秒get,拿着豆漿沖着記者禮貌性點點頭,跟着沈舫川離開了。
-
那大概是沒機會了,沈舫川和謝遲一起到教室門口的時候碰上的是另外一個記者和一個攝像機。于是話筒再一次被怼在謝遲面前。
謝遲毫無靈魂的微笑,然後把豆漿的吸管送進嘴裡,另一隻手輕輕把話筒推向沈舫川。
“同學你好,能介紹一下自己嗎?是第一次參加數學競賽嗎?有什麼感受嗎對這次競賽?”
“你好,我叫沈舫川,來自東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2班。”沈舫川還是照例胳膊搭在謝遲肩上,另一隻手摸摸下巴故作思考狀:“不過我不是參加數學競賽的,硬說感受的話就是……我很看好他。”
沈舫川一邊說一邊屈起手指用指關節指了指謝遲。
“那請問這位同學,你來這裡是為了給大家加油嗎?是來參加什麼比賽的呢?”記者倒是沒想到這種情況,隻能先繼續往下問,“能不能說幾句鼓勵的話呢?”
“我是來參加‘人工智能新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這兩個主題的英語演講比賽的。會出現在這裡首先是因為我最好的朋友,我送他過來。其次想要看看景市各個學校們的精英是如何備賽的,想要學習一下。”沈舫川早在記者問出下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将身體立正了,此時雙手背在一前一後,話語流利,表現得十分從容,“最後,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在此次競賽中都能有所收獲,減少缺憾。作為東大附中的學生,祝大家都能取得佳績。”
謝遲默默擡眼看了看正滔滔不絕的沈舫川,在心裡默默感歎這人可真是滴水不漏。然後下一秒,話筒又停在了自己面前。
于是,學着沈舫川剛剛的表現,謝遲硬着頭皮擠出了一個柔和的笑容。
“我叫謝遲,是沈舫川的同班同學。是此次‘數學應用與數理基礎科學’競賽項目的比賽選手。”謝遲面對攝像機還是有些緊張,于是在攝像機拍不到的地方,他悄悄伸手拉住了沈舫川外套的一角。最終照葫蘆畫瓢一般,還算順利的結束了這次采訪。
看着采訪人員繼續了下一個人,謝遲松了口氣,擡眼看着沖他微笑的沈舫川有些不明所以。然後被沈舫川示意看他自己的手。
“這麼舍不得我啊?”
“滾吧。”謝遲狠狠一甩手,“我進去了,你也該走了吧。”
的确,時間差不多了。兩人在階梯教室門口揮手告别,并且約好了中午見面的地點。謝遲站在門口,目送着沈舫川邁着大步的修長身影,最後這道身影在拐角處消失了。
“小遲哥!”是周子木在身後叫他,“還好還好,沒遲到。”
周子木緊趕慢趕終于在規定時間内到了階梯教室。他和謝遲找了邊上靠前的一個位置坐下,周圍的幾個也都是東大附中的,隻不過謝遲不認識,周子木倒是挺熟悉的,和他們在打招呼。
謝遲隻簡單地點頭示意,然後從包裡拿出了習題冊。他很久不參加競賽了,幾乎快忘了競賽集訓的感覺。沈舫川已經走了,不在他旁邊,他竟然有種打心底裡發出的不适感。這種感覺,好陌生,無法控制地向全身蔓延……
下一秒,老師叫出了他的名字。
自聽到這聲音的一瞬間,謝遲幾乎如條件反射一般擡頭,但是整個身體僵硬在原地,甚至忘了答到。于是那老師又叫了一遍他的名字,帶着些不耐煩。
旁邊的周子木捅了捅謝遲的手臂,謝遲才舉手答了一句“到”。
謝遲無法忘記,就是這個老師,就是這個聲音,在四年前的那次集訓中,給他帶來的所有的一切。
于是,年僅十二歲,被譽為此次競賽“最讓人難忘的選手”的謝遲,有長達将近四年未再踏進賽場。
-
這個老師也顯然還記得謝遲,在看到謝遲的正臉時,語氣中的不耐煩終于在語言中具象化了。
此時此刻原本空蕩的階梯教室已經幾乎坐滿了,就在這裡,謝遲仍然無法阻止這一切,幾乎和之前一模一樣的話語刺向他。
“天才的架子就是大啊。”聲音不大,但是足以讓坐在前面的幾排人聽清了,包括謝遲在内。“這次景市内部的選拔,第一名應該還是你吧?”
-
那時小小的謝遲并沒有意識到“天才”兩個字會帶來什麼,他隻是因為之前在學校的經曆下意識覺得這兩個字讓他很不舒服。
現在的謝遲,幾乎是在老師脫口而出那兩個字的一刹那,就開始不安地轉頭,不遠處其他學校地人在竊竊私語,有人知道内情有人不知道。他又轉頭看向周子木。周子木剛答完到,對上謝遲的目光後并沒有什麼反應。他又往後看,同校的人幾乎都沒什麼反應。
他們早就知道謝遲很厲害,成績很厲害,脾氣很厲害,但是堆在課桌抽屜裡滿滿的習題冊更厲害。
他們隻是用敬佩的目光看向謝遲。
“架子大怎麼了,你有這資本啊!”周子木拍拍謝遲的肩膀說,“我覺得,小遲哥你有實力拿第一,我相信你。為東附争光!”
“對啊謝遲,你别太謙虛了,這會讓人看扁你的!”
“天才怎麼了,天才不也是人嗎?”謝遲身後戴着黑框眼鏡的男生說,“不過遲哥你可别放松啊,我們也不會輸給給你的!”
“就是,都是兩個肩膀扛着一個腦袋,誰比誰差!”
-
謝遲坐在教室的靠窗位置,此時此刻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來,落在他的手上,很溫暖,謝遲輕輕握拳,他抓住了。
“謝謝你們。”這次不是硬擠出來的笑容,謝遲很開心,也欣然接受了這些帶着善意的挑戰書,“輕敵可不是我的風格,我不會輸的。”
原來,天才也可以是不被人排除在外的。也可以有人不因為“天才”這兩個字而先一步認輸。
繼接受了“Talent Monster”這個稱号之後,因為天賦而産生的習慣性被排除在外的不适感,在此刻,已經要消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