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臨問:“你怎麼在這?”
洛唯一:“我在等你。有事想和你說。”
辭臨:“怎麼沒進去找我?”
洛唯一:“他們說你在忙。”
辭臨明白了,回頭看向助理。但助理一看這兩個人交談時的語氣和神情,反應過來了,先說:“我懂了。”
洛唯一:“……”
辭臨:“……”
辭臨問洛唯一:“找我什麼事?”
洛唯一:“去會議室說吧,我的電腦快沒電了。”
洛唯一跟辭臨到了他剛剛用的會議室裡,把測試數據和結果給他看,也把這兩天發生的事,包括項目經理和秦經理的态度都告訴他。拿着她的測試記錄,辭臨很快就懂了這裡面的問題在哪裡。洛唯一也覺得和辭臨說清楚這件事,比和秦經理說清楚裡面的邏輯要簡單的多。
現在已經晚上七點多,洛唯一問他:“你什麼想法?”
辭臨:“上不了線。”
他直接給了結論。
辭臨拿出手機,劃開界面才發現洛唯一給他發過信息也打過電話,他說:“抱歉,才看到,剛剛沒注意。”
洛唯一:“沒事。”
辭臨的電話是打給辭騁的,接通時問他:“人在哪?”
辭騁:“剛到家。”
電話那頭還傳來辭戚的動靜:“你怎麼剛進屋就打電話。”
辭騁告訴他:“大哥。”
辭臨:“有時間回公司一趟。”
辭騁:“什麼事?”
辭臨:“項目有問題。過來細說。”
辭騁鞋甚至還沒換完,又穿回去:“我現在回去。”
電話那頭辭戚又叫他:“剛進門你就要走,去哪?”
辭騁:“公司。”
辭戚:“大哥在嗎?那我也去。”
電話挂斷,辭臨又仔細看了系統當前狀态,登錄上去跑了幾條流程。
晚上比白天堵車,辭騁五十分鐘後才到公司,辭戚也跟着一起來的。
辭臨把問題對辭騁說清楚,問他:“這些場景你跑過嗎?”
辭騁:“沒有。”
在這個項目中,秦經理讓他主要負責的是對項目整體進度的把控,旁聽業務部門的拉通會議,對關鍵的少數問題去給意見和指導。但對于流程細節,秦經理說他不需要自己上手去參與,那些是底下的人幹的活,他要做的是保證他們按時完成。
這其實是項目經理所需要具備的管理思維,秦浦然的話從某一方面來說沒錯,所以辭騁在在判斷後也是這麼做的。但辭臨告訴辭騁:“管人之前先把底層邏輯摸清楚,這樣你做判斷時才有依據和敏感度。你知道你的背景,高層的崗位不缺,重要的是開局前的曆練。”
他們的家世注定事業開局後的崗位起點就是高處,對他們來說,基礎崗位才是稀少的曆練。
這是辭騁第一次做項目,所以即便有不同看法,辭臨的口吻也是引導,不是斥責。
辭騁聽得懂:“我知道了。”
辭戚坐辦公椅上聽着,一雙腿晃來晃去,雖然這項目是什麼他不知道,但他能聽出來二哥工作出錯,被大哥教育了。
……
錯誤場景被洛唯一發現,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晚上九點多,四個人待在會議室誰都沒走,除了辭戚之外,人手一台電腦對問題做追本溯源。
三個人裡,辭騁對項目細節最清楚,他去翻此前的文檔,這個場景有沒有被讨論過,影響到了哪些人哪些部門。辭臨同時讓他做一份延期上線的計劃和影響分析出來。
洛唯一是IT背景出身,對系統最了解,問題追得最深,開始去debug原始的程序代碼,分析是哪一塊的底層邏輯導緻的預測錯誤。
辭臨的項目經驗最豐富,他此前在德國帶着自己的團隊做過數字化轉型的項目,親自搭建過預測體系,所以他有大體的思路,并将此前的經驗結合到這個項目中思考,出方案。
辭戚下去買過四杯奶茶,又用手機叫了幾份外賣。
公司裡大部分的會議室燈都熄滅了,隻有這間會議室的燈一直亮着,亮到了後半夜。
公司二十四小時執勤的安保巡邏時路過會議室時,認得出裡面的三個男生正是董事長的三個親兒子。他比往日夜裡精神了不少,在想這是什麼事,能把他們三個留一整宿。
……
第二天早上,秦經理來公司上班,剛坐下沒多久,辦公室的門被推開,辭騁從外面進來了。
辭騁手裡拿着一份剛打印出來的資料,放到秦浦然桌面上。
辭騁還什麼都沒說,秦浦然就心裡覺得不妙,但表面沒動聲色,把文件拿起來看,标題是“項目延期計劃”。
秦浦然立刻想到昨晚來找他的洛唯一,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口吻說:“洛唯一是不是找過你?”
他趕緊又說:“你别聽她胡說,她的測試場景根本不會發生。項目不會延期,還是周五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