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一節物理課,徐荷葉找回一點信心。
她前世備戰成人高考時,剛開始選擇的是理科,語數外都沒什麼問題,卻被物理、化學折磨地死去活來。跟着培訓班學習了兩個月,連力的方向都搞不明白,更别說化學那麼多反應方程式。
後來果斷換了文科,重新背誦學習政地史。
扈城中考必考化學和物理,她還真怕自己學不明白。好在初中物理還挺簡單,都是一些最基礎的知識點,并不難理解。
徐荷葉看着書,跟着老師的思路走,也能大緻聽明白。
不過還是有些知識點跟不上,應該都是之前學的。所以她要把初二上冊的物理課本找過來,系統地從頭學習一遍。
還有語數外,也要把初一初二沒學過的課本找過來,仔細過一遍,查漏補缺,做到心裡有數。
随着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也都準備下課去吃午飯。
徐荷葉站起身,本着積極破冰的原則,徐荷葉主動看向同桌孔小月,“小月,要一起去吃午飯嗎?”
孔小月摸了摸桌櫃裡的零食小蛋糕,搖了搖頭:“我帶午餐了,你自己去吧。”
“那好吧。”徐荷葉也不勉強,從教室出來,就見母親董桃花正站在樓梯口,朝這邊張望着。
“媽。”徐荷葉喊了一聲,快跑兩步走到董桃花面前,“你沒回去嗎?”
董桃花搖頭,牽住女兒的手,笑道:“走吧,去吃飯。”
母女兩到了食堂,食堂有兩層,一樓是大鍋飯,二樓是小炒和教師食堂,味道好,價格也更高一些。
第一次來,董桃花帶着女兒上了二樓,點了一個回鍋肉,一個韭黃炒雞蛋以及四兩米飯。
董桃花夾了一筷子回鍋肉,吃完眉心微皺,回鍋肉是甜的。
她再吃一口韭黃炒蛋,也是甜的。
董桃花吃了兩口,還是有點不習慣。扈城人做菜喜歡放糖,贛省什麼菜都要加辣,久而久之,炒菜的鍋都帶着辣氣。
剛到贛省時,她什麼都吃不下,非常想念扈城菜裡淡淡的甜味。可真回到了這座生養她的城市,吃着甜味的扈城菜,董桃花卻發現自己此時更習慣贛菜的鮮辣。
她看向女兒,徐荷葉一口米飯一口肉,一口米飯一口韭黃,倒是吃得很香。
董桃花不知道,徐荷葉前世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十幾年,早就習慣了扈城人不管做什麼菜都要放糖的口味。
就像她下鄉二十來年,也習慣了贛省炒小青菜都要放兩根辣椒的做法。
鄉土和時間在人身上遺留的痕迹,一覽無餘。
吃過午飯,徐荷葉回教室午休看書,等下午上課。
“你好好上課,媽媽回去買點東西,傍晚下課了再來接你。”董桃花交代一聲,看着女兒走進教室,這才離開學校。
校門口就有小賣部,還代售公交月票。
月票是制定路線的公交,每天可以來回坐兩趟,六塊錢。
董桃花盤算了一下,她們現在租住的屋子距離學校太遠,荷葉上下學還是要坐車。
一天兩趟,每周休息一天,一個月上課的天數在二十四到二十六天,公交零售票每趟兩毛錢,來回四毛,一個月算下來最少也要九塊六毛。
買月票就算周末不坐車,也還是很劃算的。
董桃花買了一張五月份的月票,至于四月,今天四月十三,後面隻上十四天課,來回兩趟,零散買票隻要五塊六,比月票還少,買月票劃不來,她就沒有買四月份的票。
董桃花買了票後,就去雜貨鋪老闆娘推薦的鐵匠鋪買了個可以炒菜燒水的煤爐子,然後又去供煤公司定了蜂窩煤,商量好讓他們送貨上門後,接着又去附近的菜市場買了點蔬菜和肉類。
至于米面,則是在雜貨鋪和柳玉梅定的,雜貨鋪的米都是去年收貨的新米,價格也還實惠,她就沒有去别的地方買。
把買來的東西放到出租屋,董桃花接着又去了一趟鋼廠家屬院。
她要請老董還有大哥一家這周末中午來出租屋吃飯。
不管兩家關系怎麼樣,她不能讓外人察覺荷葉和舅家關系淡漠。相反,她得讓大家知道荷葉雖然獨自在外租房住,但她在扈城有親人,而且就住在這附近。
如此才能為她抵擋一部分惡意。
董桃花隻喊了老董、小弟還有大哥一家,至于繼母王素梅,及繼弟劉強一家,董桃花直接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