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每人一個月三十塊的生活标準,十口人需要三百元生活費。但是董福運沒有穩定工作,再加上他平時經常在外吃飯,所以他隻願意上交二十元作為飯菜錢。
剩下兩百八,兩家均攤,一家出一百四。
按理說,董宏富一家隻有三口人,比劉強家少一個人,卻和他出一樣的錢,是吃虧的。
但王素梅也有自己的說法。
大房出一百四,其中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費就是九十元,剩下五十元,其中三十元是她的生活費。沒錯,是她王素梅的生活費,或者說是她做家務的勞務費。
王素梅和他董宏富可沒什麼血緣關系,老董是她男人,為他洗衣做飯她心甘情願。劉強一家是她兒孫,幫他們幹活她也樂意。
唯獨董宏富一家不一樣,想要她幫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總得給她點辛苦費吧!
那三十元的生活費,就是她為董宏富一家幹活的勞務費。
如今這世道,找個住家保姆,一個月少說也得小兩百來塊。
她隻要三十,算是很便宜的了。
而她兒子劉強出的那一百四,其中一百二十是他們一家的生活費,剩下二十塊,是給老董出的。她兒子可不是那種過河拆橋不知感恩的東西,繼承了老董的工作,就會給他養老。
他出二十,大房就隻用出十塊,一個繼子,比親生兒子還多出十元生活費,這就是他孝順的表現……
至于大房那邊還多出的十元錢,那自然是董宏富給他弟弟墊的。
算不得二老頭上。
王素梅這一通算計,可把老董感動壞了。
董宏富和戴盈就惡心得夠嗆,但他們倆都要上班,平時還要靠王素梅打理家務,隻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最重要的是夫妻倆都有工作,董宏富繼承了親生母親林春芽鋼鐵廠的工作,每個月有三百二十元的工資,妻子戴盈在服裝廠上班,每月基礎工資兩百二,有時候工作忙,加班多的話,也能發到三百一二十。
夫妻倆加起來能有五六百塊,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資,就能免去一切家務,回到家就有熱飯吃,髒衣服脫了有人洗,孩子也有人帶,除了工作,他們不用操任何心,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劃算的。
但是現在不同了。
戴盈失業了!
沒了戴盈那份工資,生活費裡多出來的五十元就顯得格外的刺眼。
更何況,王素梅每個月拿了三百元生活費,但她真的會把所有錢都花到他們身上了,沒有偷偷截留一些當作私房錢?
以前他們有工作,有工資,就算知道王素梅會偷偷截留一些生活費也覺得無所謂。
但現在不一樣了。
戴盈失業,不僅意味着他們這個家庭少了一份收入,也意味着鐵飯碗不鐵了。
誰知道将來會什麼樣?
想和從前那樣,賺多少花多少,不小心花超了還可以去财務預支工資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
他們得為将來考慮。
開源節流,找不到工作,開不了源,那就該節流。
首當其沖要改變的就是這不公平但因為重重衡量而默認下來的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