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瑾瑜穿梭在書架之間,目光急切地掃過每一本書的書名。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在她感到有些絕望之時,一本泛黃的古籍映入眼簾 ——《西域毒經》。她心中一動,伸手将其取下。翻開書頁,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就在她仔細翻閱時,一張夾頁飄落而下。
沈瑾瑜撿起夾頁,隻見上面記載着:“狼毒,性烈,需月光激發活性,其毒發之時,所涉之物或現奇異之象,如遇磁石,或有吸附之征。” 看到此處,沈瑾瑜心中豁然開朗,難道沈景明所中之毒與狼毒有關?且每逢朔望夜,月光最為皎潔,毒素便被激發,這也解釋了為何沈景明會在此時咳出血中帶螢石粉末的怪異症狀。
可問題接踵而至,狼毒在中原地區極為罕見,究竟是誰,又是如何将這西域毒物用于沈景明身上?沈瑾瑜将《西域毒經》小心收起,決定立刻趕回,與幕僚們商議對策。
回到王府,沈瑾瑜與幕僚們圍坐一堂,将在藏書閣的發現和盤托出。衆人聽聞,皆面露驚訝之色。
一位幕僚思索片刻後說道:“殿下,既然知曉毒素發作與月光有關,或許我們可嘗試用硝石制冰,降低周圍溫度,延緩毒素發作。”
沈瑾瑜微微點頭,覺得此計可行。
說做就做,幕僚們立刻着手準備硝石,開始制冰。與此同時,沈瑾瑜想到,若能趁沈景明毒發神志不清之時,設法讓他說出一些關鍵信息,或許能為解開謎團提供重要線索。于是,她與幕僚們精心謀劃,準備僞造沈景明癔症發作的場景,引那些幕後黑手露出馬腳。
一切準備就緒,到了下一個朔望夜。王府内,沈景明的房間被布置得仿若混亂不堪,他在榻上佯裝掙紮、呓語。沈瑾瑜則帶着幾個侍衛,躲在暗處,靜靜等待。
果然,沒過多久,房間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沈瑾瑜心中一緊,屏氣斂息。隻見門被輕輕推開,一個黑影閃身而入。黑影蹑手蹑腳地靠近床榻,就在他欲查看沈景明情況之時,沈瑾瑜猛地一揮手,侍衛們瞬間沖了出來,将黑影團團圍住。
黑影大驚失色,想要逃跑,卻被侍衛們死死制住。沈瑾瑜走上前,一把扯下黑影的面巾,竟是禦藥局的一名太醫。太醫見身份暴露,吓得撲通一聲跪地求饒。
沈瑾瑜冷冷地問道:“說,你們到底對沈景明做了什麼?為何要在他體内種下狼毒?”
太醫吓得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殿…… 殿下,小的也是奉命行事。小的隻知道,每月朔望夜,要在大殿下的藥中加入一味特殊藥引,至于這藥引與狼毒有何關聯,小的真的不知啊。”
沈瑾瑜聞言,心中惱怒,繼續逼問:“那是誰指使你做這些?” 太醫猶豫了一下,剛欲開口,突然眼神一暗,嘴角流出一絲黑血。沈瑾瑜心中暗叫不好,這太醫竟也服毒自盡了。
沈瑾瑜看着太醫的屍體,心中滿是不甘。然而,就在這時,一直佯裝昏迷的沈景明突然咳嗽了幾聲,緩緩說道:“慶王……通夷……”
話未說完,又陷入了昏迷。
沈瑾瑜心中一震,慶王通夷?難道慶王勾結境外勢力,而這一切又與沈景明所中之毒、鹽倉的秘密以及朝堂上的陰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沈瑾瑜深知,時間緊迫,必須盡快解毒,才能從沈景明口中得知更多真相。她根據幕僚們的建議,用硝石制冰,在沈景明房間内布置了冰牆,降低室内溫度。随着溫度的降低,沈景明的症狀似乎有所緩解,呼吸也變得平穩了一些。
沈瑾瑜又仔細研究了弘治九年的曆法,發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内,将會出現三次月蝕。她心中一動,月蝕之時,月光被遮蔽,或許能極大程度延緩毒素發作,這正是解毒的絕佳時機。她立刻與幕僚們商議,制定了詳細的解毒計劃,準備在月蝕之時,全力為沈景明解毒。
第一次月蝕來臨,王府内一片寂靜。沈瑾瑜和幕僚們守在沈景明身旁,緊張地等待着時機。當月光漸漸被陰影吞噬,室内溫度也因冰牆和月蝕的雙重影響而急劇下降。沈瑾瑜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指揮着幕僚們為沈景明施針、喂藥。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沈景明的臉色逐漸有了一絲血色,毒素的發作似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沈瑾瑜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她知道,這隻是漫長解毒過程中的第一步。在接下來的兩次月蝕中,她和幕僚們依舊全力以赴。每一次月蝕,都是一次與時間、與毒素的賽跑。終于,在第三次月蝕過後,沈景明緩緩睜開了雙眼,眼中的迷茫逐漸褪去,恢複了幾分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