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源能量附着在體表黏上塵埃顆粒物産生的效果。”曾正賢這樣解釋道,“一開始需要刻意的控制,但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适應,體内的源就會自發形成這樣的源薄膜,因為身體已經意識到這薄膜是有益的,就像領域一樣。所以實際上,我身上已經有很多層疊在一起融成一層了,厚度沒有變化,效果其實也不會因為疊了多層而有變化,所以剛剛主動加上去的一層其實并沒有任何效果。身體自主維持的這層薄膜不斷更新,維持異能力者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和适應能力,當然不能過分極端,程度和自身實力正相關。
“你不了解這樣的知識也很正常,因為全民異能與全民航天的時代還沒有真正到來,地球上大部分人還是很難知道的,就算是異能力者,不直接點明也幾乎不會有人想到焚焰内斂。先不說這個,你先嘗試一下吧,隻要成功一次後面就很簡單了。”
于是曾義桢召喚出焚焰,并嘗試将其内斂,這種感覺有點像是撤去焚焰,但又不盡相同。連續幾次不小心将焚焰熄滅,但也沒有停止再一次嘗試。阻而不止,曾義桢漸漸領會到了,最終成功将焚焰壓制到了一種極其微弱的若有若無的狀态。
“很好,然後保持住,适應它,身體會形成記憶的。”曾正賢這樣說道,“就像領域,但其實比領域還要自發。”
于是曾義桢嘗試放松自己,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如果用一種奇妙的比喻來形容,就像拿着一個雞蛋,平時知道即使用力也捏不破,所以放心地用力。當嘗試攤開手掌的時候,這個雞蛋就開始咕噜噜地轉起來,似乎是脫離了控制。完全攤開手心,這個雞蛋就自己飛了起來,手心放松之後,也就覺得雞蛋飛起來是很自然的,久了之就不會注意到雞蛋懸浮飛起來是很奇怪的事情了。
所以當那種微妙的舒适感長久地停留在自己的身體中,最後完全融入的時候,曾義桢已經完全放松了。此刻的他閉上雙眼,就感覺世界一片空白,如此安靜,沒有任何雜音,甚至連自己都沒有。似乎過去了很久很久,可能是五分鐘,或者說五萬年,曾義桢睜開了眼睛,發現此時的自己就像是沒有在使用異能一樣,焚焰完全褪去,瑩光也消散後的身體平靜地出乎尋常。
曾義桢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的手背,發現還有一點點亮白色的痕迹,但再摸一下,就完全沒有了。但是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氣息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體表包裹的那層東西由外至内開始滲透,開始給予反饋了。
“你現在已經完全進入狀态了,焚焰時刻在你的身上燃燒,隻是沒有爆發而已。細微燃燒的作用在于調整身體的姿态,包括肌肉,骨骼,呼吸,還有體内源的走向,比起以前都更趨向平穩。換句話說,你的身體時刻在向着最佳狀态調整,也就可以抵禦一定程度的惡劣環境了。”曾正賢這樣解釋道,“這其實并不是嚴格定義上的焚焰狀态,而是小焚焰。這小焚焰就和焚焰與領域一樣,這種東西很難教會,是真真正正自己的東西,自己理解之後融彙貫通更有利于實際的提升。因為你在此之前隻會用焚焰的爆發,從來沒有這樣刻意控制焚焰緩慢燃燒,所以一開始感覺效果顯著,但後面熟悉之後就沒有這種明顯的提升感覺了,除非你的實力又有質的飛躍。”
“也就是說,會慢慢适應,也是一種固定的提升。”曾義桢這次刻意進入了正常的焚焰狀态,發現激發出來的能量比平時多了不少,但消耗的體力似乎還更少了,“诶,這就是說,可以把極限推得更高……”
于是曾義桢把焚焰的爆發完全釋放開來,氣息瞬間爆炸式增長,很快就超過了以前的巅峰。竄起的紫黑色焚焰将曾義桢的身體包裹,開始狂亂地舞動,能量波動卷起一陣飛沙走石,令一旁的曾正賢也不住地後退了幾步。大概十秒鐘,這樣的激發就達到了極限,單論能量水平,曾義桢感覺可能足足有了三倍的提升。
“太可怕了吧。”曾義桢忍不住說道,“不在地球上的異能力者都能使用小焚焰輔助自身嗎?”
“極端環境下生存,小焚焰是絕對的基礎,但我倒覺得可怕的是你,你的小焚焰就像是普通的焚焰一樣。”曾正賢忍不住說道,“一個人無論是否使用小焚焰,實力的封頂都是擺在那裡的。小焚焰的能量提升效果因人而異,像你這樣一次提升這麼多的我也是第一次見,你的同學們現在也正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進行小焚焰的使用學習,但也不太可能出現你這樣的情況……你到底還有多少天賦沒有發掘出來啊……”
“畢竟,我就是為此而生的。”曾義桢想到了西方對自己的期許,那幾乎是陶藝工對陶器的期許,他收斂焚焰,低頭,這樣說道,“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我被制造出來,除了不斷變強以外還有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