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半徑較小,或者不适合登陸建立地表或者地下基地的衛星少部分被拆解為資源利用,其餘的部分被改造成了機動衛星炮台基站。這些衛星炮台基站在軌道上布置了數量衆多的攻擊衛星,裝備有電磁炮和激光炮,可以遠程控制移動和攻擊。
土星和木星的軌道上,納米材料的太空城林立,這些類似衛星的巨大造物圍繞着行星做着勻速圓周運動。太空城裡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大都是負責駐守的異能力者。太空城總體來說還是很安靜的,它的邊上也時不時掠過天然衛星,偶爾能夠和上百台攻擊衛星打打招呼。
火星,工作間。
台桌上放着兩張圖紙,一張較大,上面畫着的複雜方框勉強可以看出是星門的樣子,而另一張較小的圖紙上,則畫着一個較小的方框。雖然第二個方框看着要小很多,但裡面填充的線條和紋案卻是明顯不同。
曾義桢對比着兩張圖紙的異同,最終把那張大圖紙推到了一旁,然後看着那張小圖紙,沉思許久。
随後,他拿出一個金屬塊放在桌上,伸出手,嘴唇微動,吟唱咒言。緊接着,魔法書翻頁,滑詞,閃亮。無數紫黑色的符文迅速凝聚,化為顆粒,凝聚成了一個小小的方框,如一道小小的門,懸浮在金屬塊的上方。
空氣中彌漫着一股淡淡的,難以用語言描述的,陰沉黑暗的味道——像是隻有地獄深處才有的,濃郁到可以凝結出水滴的死亡氣息。
死靈的味道。
“門……對,星門和死界之門,位面通道,白石,原理都是一樣的……”曾義桢下意識地說出聲來,他的聲音很小,隻有他自己能聽見,“小型化成功了……”
一個個帶着古老印刻銘文的小方塊,構成了紫黑色的小門框。突然一下閃爍,就像是燈管瞬間接通了電源,這道小門的門框裡也瞬間填滿了一層淡紫色的,帶有扭曲波紋,看不透的薄膜。
曾義桢控制小門緩緩下降,于是那填充門框的薄膜接觸到金屬塊,将其慢慢吞沒。
“好家夥……”曾義桢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他的微笑令人捉摸不透,“可以啊。”
金屬塊的一半被薄膜吞沒,然後,曾義桢斷開連接,收手。頓時一陣劇烈的震蕩,薄膜消失,紫色小門解構消散。
與之一起消失的,還有那個金屬塊的上半部分。
切面無比光滑,沒有一絲拉絲或是碎末,沒有任何人工或者機械的技術可以在切割方面做到更快更好了。
曾義桢心裡這樣想着,用手輕輕拂過光滑的切面,随後再次召喚出門,隻打開一個瞬間,于是金屬塊的上半部分就從紫色薄膜裡掉了出來。
曾義桢把金屬塊的上半部分放在下半部分上,斷面整齊接上,整體看不出任何切割的痕迹。
“嗯……速度,面積,都可以加強……應該比滅空絞殺更強,原理上……”
曾義桢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後,伸了個懶腰,收好圖紙和金屬塊,望向窗外,望向無盡的深空。
火木間小行星帶。
這裡和柯伊伯小行星帶一樣,布置了大量的太空地雷,是絕對的禁區,一般想要通過就必須以星門為途徑。這裡是太陽系防線的重要一道關卡,由于位置特殊,能夠同時被火星木星土星各個衛星的火力網覆蓋。
甚至來自火星的行星基站炮都可以照顧到這裡。
曾義桢的視線下移,落到遠處,那山峰。
行星基站炮,顧名思義,就是以行星為基站的巨型炮台,在異能尚未出現之前表面世界就有了這樣的巨炮構想。而現在,異能和魔法将它變成了現實,口徑達到幾公裡的巨炮仿佛火山口一般坐落在平原,縱深達數十公裡,内部深處的維持系統則是更加複雜。就好像二戰時期曾經出現的托斯卡夫列車炮和鼠式坦克一樣,這樣的巨型兵器看上去隻是唬人,似乎并不會有多少實際的用處。
然而,當有人撞到槍口上的時候,也許就知道它究竟有沒有用處了。
曾義桢注視着地平線盡頭的那人造的巨炮,盡管由于透視而變小,他也知道,這座巨炮如果進入激發狀态,需要長達三十分鐘的時間完成充能,炮口豎直,可以承受的仰角也就隻有向下四十五度。
炮口直徑五千米,裝置全高三萬米,外露炮台一萬米,有效射程直達土星軌道,炮彈可用電磁炮通用金屬炮彈,也可以使用源能量載體法具作為炮芯,攜帶大量實體能量發動緻命打擊。
“義桢,那台叫‘沙蛳’型行星基站炮,我聽說源通用的炮芯核心是你設計的。”曾正賢突然走過來,這樣問道,“是這樣的嗎?”
诶?這個時候過來……曾正賢要是早一點來,就發現了吧?呵呵……幸好。
“嗯,沙蛳的第二凝聚核心是我設計的。”曾義桢強裝淡定,輕輕點了點頭,這樣說道,“我一直都隻是負責完成我接到的訂單,審核和提交都是魔聯的事情,當時在我看來他們隻是對我提出要求,我也不知道會用在這種地方。
“說實在的,巨型兵器,尤其是巨炮,我認為實際能夠發揮的作戰效果并不理想。沙蛳的存在意義,更多的是信标而不是武器。這是一台巨炮,但我認為用它來發射信号彈是最合适的。當然,如果要用它來打擊敵人,效果的确要比一般的大炮要強很多,雖然消滅行星不太現實,但沙蛳可以一次解決任何目前已知的航天器和空間站,消滅太空城和和小行星也是不在話下的。”
“你現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有可能變成殺人兵器,甚至有可能落入惡人手裡,你又有何感想呢?”
“……你給壞人一把刀,他會去搶劫殺人,你給好人一把刀,他也會去殺人,隻不過殺的是壞人。問題并不是出在刀上,而是出在揮刀的人身上。”許久,曾義桢這樣說道,“以前,愛因斯坦極力推薦發展核研究,但在看到原子彈的可怕殺傷力之後,他又認為這樣危險的技術可能會導緻人類的毀滅,必須嚴禁。
“可是最後原子能最後還是普及開來了。刀在匪徒手上是殺人利器,在警察手裡就是維護法律制度的武器,刀具需要管制,但不是全面禁止。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這麼說……”
“為了我自己,我選擇繼續持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