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鎮隻有一家電影院,裝修的跟其他電影院沒什麼分别,門頭上的招牌打着正在熱映的影片的名字,這個月上映3部電影:秀蘭·鄧波爾的《小叛逆The Littlest Rebel》、克拉克·蓋博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女孩們叽叽喳喳,“看哪一部?”
《小叛逆》是去年11月底上映,《叛艦喋血記》是去年年底前上映,兩部電影非常受歡迎,于是一直放映到現在,上座率仍然很高。《摩登時代》則是英國電影明星查理卓别林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2月底剛上映。
女孩們都看過《小叛逆》和《叛艦喋血記》了,還都不止看了一遍,她們以少女懷春般的心情去看克拉克·蓋博,也以大姐姐的心态去看秀蘭·鄧波爾,一點兒都不沖突。活潑可愛的小女孩與成熟性感的成年男性,都是生活中的點綴。
基特說:“讓我們問問凱特的意見吧。凱特,快說,你想看哪一部?”
《摩登時代》其實還挺不錯的,凱瑟琳以前就看過,它是喜劇,但又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看《摩登時代》。”
“那好。我來買票。”基特拿出錢包。
“我來吧。”凱瑟琳按住基特的手。15美分的電影票不便宜,但她也不想顯得太摳搜小氣了,該花的錢必須得花。
基特也沒有拉拉扯扯,爽快的說:“那我來買爆米花吧。你愛吃爆米花嗎?”
“我忘了!”海倫娜一拍額頭,“我去買汽水。”
她們于是分别買了電影票、爆米花、可口可樂,愉快的走進電影院。
*
《摩登時代》講述的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個普通工人,被萬惡的資本家逼成了隻會擰螺絲的“機器人”,笑料豐富,笑中有淚。
凱瑟琳還挺能感同身受的,就是不知道那些大小姐是否有足夠的共情能力了。
“天哪!她們這麼苦嗎?”女孩們低聲說:“香蕉也需要去——偷嗎?”
在她們來說,香蕉是多麼便宜、常見的水果呀,根本值不了幾個錢。她們沒有經受過餓肚子的日子,根本不知道餓着肚子睡覺是什麼感受。為了填飽肚子,人們什麼都能幹得出來。
凱瑟琳也沒想過要機會教育女孩們,跟她們說說普通人的痛苦。生活的痛苦必須要親身經曆才能有所體會,但不體會也沒有什麼。誰也不喜歡受苦。
看完電影,基特又提議去書店看看。
布萊爾書店是松林鎮最大的書店,生意倒是還不錯。小鎮上從小學到高中有好幾所,近郊還有聖心修道院女校,學生很多,學生們都喜歡在禮拜天逛逛書店。
海倫娜買了這個月新出的《時尚芭莎》,瑪姬買了《新女性》,都是這個時代最時尚最熱門的女性雜志。雜志裡刊登着大幅廣告,化妝品是大頭,可見資本家們早就知道女人的錢最好賺。
“你要買什麼?小說還是雜志?”
“随便吧。小說家裡有很多,雜志……”
“我那兒還有很多雜志,你要看我就都拿給你。”海倫娜說。
“你會編織毛衣嗎?”莉莉正在翻看毛衣編織書。
“不太會。”
“我也不會。”莉莉很煩惱,“但我媽媽說……女孩子至少要學會一點家務活,這樣會讓——”
“會讓你将來的丈夫高興,是嗎?”瑪姬掐了一下她的腰,惹得莉莉尖叫了一聲。
又忙着伸手捂嘴:淑女可不興在公衆場合大呼小叫。
凱瑟琳在心裡翻了個白眼,笑眯眯的說:“我想你不太有機會自己編織毛衣。”
“你說的太客氣了,凱特。”但基特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嗐,怎麼說呢?隻能說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家庭,哪怕是富豪家庭,對子女的教育還是非常保守的,特别是對于女兒,要教育她們“淑女”,為将來做個“賢妻良母”做好準備。
啧啧。
基特呢?肯尼迪家已經非常富有了,他家也會要求女兒将來成為“賢妻良母”嗎?不好說。
最後莉莉還是買了一本毛衣編織的書,還在對面的毛線店買了一些毛線團。
*
在鎮上早早吃了晚餐,女孩們天擦黑之前回了聖心修道院。
舍監面帶微笑,站在門廳裡。女孩們在規定時間之前安全回來,她的心就放下了。大部分女孩都還算得上循規蹈矩,能夠遵守修道院女校的規定。修道院女校的規定有點多,這也是為了她們的安全着想。
*
普希金先生的回信在下個周五寄到了聖心女校,同時送來的還有肯尼迪們的幾封信。
“基特,基特!快,是喬給你寫的信嗎?”瑪姬興奮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