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年輕時再如何沉浸初為人父的喜悅,也絕不會放任自己疏遠政務甚至絕口不提。
更何況,現在是秦王登基的第九年,已經滿了二十二歲的他就算尚未舉行冠禮,于情于理,朝中大小事務,也該逐步移交到他手中了...
除非,秦王這時期在朝中的真實處境,要比史書上記載的更為舉步維艱。
不過算算時間,那場會把呂不韋拖下水的嫪毐之亂也快來了...
李世民帶着諸多困惑,繼續一眼不眨地盯着秦王——
可是,秦王為何要同意封嫪毐為侯?
他到底知不知道趙太後與嫪毐的私情?
那場荒謬的蕲年宮叛變,究竟是嫪毐的異想天開,還是秦王将計就計的剿殺之局?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一時,室中隻聽得到扶蘇的香甜呼吸。
但從秦王的角度看來,孩子已然被吓得蔫頭耷腦的了,不但不敢說出罪魁禍首,還一直小心翼翼在看自己的臉色!
秦王很生氣,他已經猜到是何人了。
呂不韋愈發跋扈,是真想一世攝政握權,以大秦朝堂為囊中物不成?
他強行壓下怒火,努力讓自己的聲音溫和幾分,輕輕撫着李世民額間碎發,
“别怕,你知道蒙骜老将軍嗎?”
李世民不喜歡别人摸他腦袋,扭着脖子躲了躲,
“知道,阿母說他是四朝老将,一生忠君報國。”
秦王立刻就關注到另一件事,默默數了數,
“九個字。才過了一日,你說話竟如此利索了?”
雖然世民開口說話比扶蘇早,但他記得,這小家夥昨日還隻會兩三個字的蹦。
難道是被呂不韋吓的?倒也還算...意外之喜。
李世民一時忘了模仿昨天的自己說話,就被秦王逮了正着。
本想尋個借口遮掩一下,轉念一想,何不趁機擺脫往日的幼稚形象?
于是,他努力繃緊肉乎乎的臉龐,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嚴肅又可信,沉聲道,
“阿父,我現在已經是一周歲的大孩子了,若按颛顼曆的十月歲首來算虛數,我早就滿兩歲了。隻要不是傻子,哪個兩歲的孩子說話能不利索呢?”
呵,那個連話都說不明、還非要強詞奪理的小家夥又回來了。
秦王心中陰雲頓散大半,面上卻恢複了冷漠,
“不錯,看來你阿兄确實是個傻子,都已經兩歲了,連阿父還不會喊...”
話音還沒落,扶蘇不知夢到了什麼,突然喊着“阿嘀嘀嘀”滾了個身,他熟練地閉眼胡亂摸索着,終于撲上來緊緊抱住了李世民,終于安分下來了。
巧的是,他這大幅度的翻身一撲,一隻腳剛好踢在了蹲在床邊的秦王身上。
秦王握着小胖腳面無表情起身,把扶蘇抱回原處。
李世民努力維持着兩歲大孩子的矜持,沒笑。
有了這個小插曲,秦王不肯再屈尊降貴蹲下來,他高大的身影籠罩在床前,聲音清冽繼續着方才的話題,
“蒙骜為我大秦戰死,子孫亦是忠君愛國之人,蒙氏兄弟精通律法,我原想破格提拔一人進宮擔任刑獄文吏。但現在我改主意了。”
他垂眼問道,
“知曉颛顼曆的兩歲大孩子,你聽懂我的意思了嗎?”
李世民當然聽懂了他的意思,但他擔心秦王不懂自己的意思,立馬順着杆子提要求,
“我懂了。阿母說,蒙骜老将軍的兩個孫子武藝都很高強,阿父先前隻想讓其中一人進宮,但現在你改了主意,想讓另一人也進宮,對嗎?”
秦王倏地眯起狹長幽邃的鳳眼,居高臨下注視着李世民,
“你想讓另一個蒙氏子弟也進宮?”
現在從李世民這個角度,隐約隻看得到秦王鋒銳的下颌線。
這樣挺好的,起碼他胡說八道起來心理壓力小多了。
他一臉真誠地反問道,
“不是阿父自己改了主意,想讓另一個蒙氏子弟也進宮的嗎?你是擔心我和阿兄會被欺負,才讓他進宮保護我們的嗎?”
說實話,秦王還真沒這麼想。
但他這下,是真被李世民的早慧驚到了。
他自認資質并不愚鈍,生出一個比旁人聰慧的孩童也不稀奇,哪怕這個孩童剛滿周歲就口齒伶俐、還能記下幾句大人說的颛顼曆算法...
畢竟,子肖父不是很正常的嗎?
可他沒想到,一個剛學會說長句的小家夥,不但真能理解自己拐了彎的長句,還曉得反客為主,主動抛出另一個自己并未提及的問題。
以常理來說,一個剛滿周歲的孩童,就算他再聰明,最多也隻能順着自己的暗示,得出“阿父改了主意,想讓蒙氏子弟來保護我們”這個答案吧?
殿中再次詭異地安靜下來。
這次,李世民沒有再主動開口打破沉默。
他畢竟是當過天可汗的戰場強者,如果秦王不是他這一世的父親,如果他的身份有自立門戶的必要——
那麼,就算如今隻是個小奶娃,他也會早早開始謀劃布局,好争一争這一統六合的不世之功。
可是現在木已成舟,秦王既然少了一個逐鹿天下的對手,總要慢慢适應他擁有一個比普通人更聰明的孩子吧?
誰讓自己以後還有更多驚喜要送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