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7日下午,沈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座無虛席。
更衣室内彌漫着緊張的氣息,馬克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仔細系好鞋帶,調整好護腿闆,然後閉上眼睛,進行賽前的最後冥想。
他能聽到隊友們的低聲交談,工作人員忙碌的腳步聲,以及球場上傳來的歡呼聲。
“先生們,集合!”埃爾茨教練的聲音打破了室内的沉悶。隊員們圍成一圈,将目光聚焦在教練身上。
教練環視着每一位隊員:“巴西隊确實技術精湛,但他們同樣有弱點。高位逼搶會讓他們不舒服,中路的空間可以多加利用。”
“弗朗茨。”他面向新入隊的前鋒,“你的跑位和傳球是關鍵,但最後還需要看你的終結能力。”
“埃伯特、赫迪拉,你們注意保持邊路的活躍性。”
“克羅斯、德賈加、卡斯特羅,控制節奏,不要被帶跑。”
“小夥子們。”他最後看向球隊的後防線,“保持緊湊,特别注意羅納爾迪尼奧和帕托的跑位。”
上場前,教練伸出手,隊員們的手也随之一一覆上:“為了德國!”
“為了德國!”更衣室裡回蕩起整齊的呼喊。
***
賽前熱身結束,雙方首發球員列隊進場。
裁判哨聲響起,比賽正式開始。
巴西教練鄧加排出了由隊長羅納爾迪尼奧和疊戈、帕托組成的前場進攻三叉戟,但剛開場後,巴西隊配合明顯比較生疏,場上優勢并不明顯。
開場僅兩分鐘,巴西中場赫爾納内斯就對德賈加進行犯規,領到全場第一張黃牌。
但獲得球權的羅納爾迪尼奧在右路以一連串花式過人技巧巧妙地過掉了上前阻攔的胡梅爾斯和奧戈,又戲耍了補位的博阿滕,但最後一腳射門被諾伊爾穩穩抱住。
德國隊在第8分鐘獲得了一次有威脅的進攻機會,克羅斯直傳禁區前沿,馬克斯接球轉身,一個小角度低射,隻可惜射門被巴西門将撲出。
“保持耐心!控制節奏!”場邊的埃爾茨教練大聲地指揮。
第32分鐘,巴西隊斷球後發起快速反擊,疊戈中路分邊,拉菲尼亞右側傳中,帕托大力抽射卻被諾伊爾撲出,馬塞洛在後點插上補射,越過諾伊爾的指尖墜入球網。
“巴西隊1-0德國隊,這位年僅20歲的小将,為巴西隊取得了在奧運會賽場上的第一粒進球!”
德國隊的門将諾伊爾在怒吼後防線——他們剛剛注意力都在帕托身上,漏掉了前插的馬塞洛。
被進球的德國隊沒有慌亂,而是加強了中場控制。
馬克斯開始更多地回撤接應,為邊路隊友創造空間。這一調整也逐漸發揮出效果,德國隊的進攻越來越具威脅性。
半場結束之前,德國隊終于抓住了一次機會。諾伊爾在後場發出長傳,克羅斯接球後分給埃伯特,後者突破後傳中,球經過一系列混戰後落到禁區内的馬克斯腳下。
面對巴西隊緊逼而來的防守,馬克斯冷靜地做了一個假動作,晃過防守球員後擡腳——
“弗朗茨——球進了!德國隊在上半場的補時階段抓住了機會,扳平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