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北京,正午的陽光将體育場的草坪都烤得發燙,但場館内座無虛席。
德國隊與阿根廷隊的球員列隊入場時,看台上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呐喊。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收看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足決賽!今天,我們将在國家體育館見證德國隊與阿根廷隊的巅峰對決。”
“阿根廷選用4-2-3-1陣型,門将是羅梅羅,後衛依次為薩瓦萊塔、帕雷哈、加雷、蒙松,雙後腰為馬斯切拉諾和加戈,三名攻擊型中場分别是梅西、裡克爾梅、迪馬裡亞,單前鋒是去年剛獲得金童獎的阿圭羅。”
“德國隊則使用4-3-3陣型……這比較少見啊,門将是諾伊爾,後衛依次為赫韋德斯、胡梅爾斯、博阿滕、貝克,中場是埃伯特、赫迪拉、克羅斯,邊鋒是馬林和德賈加,中鋒是目前在射手榜排名第一的小将弗朗茨。”
“德國隊這次決賽放棄了前期的4-2-3-1陣型,有點沒想到啊。”
球員通道内,兩隊球員并肩入場。
當德國國歌響起時,馬克斯輕輕閉眼。
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甚至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國歌結束後,雙方球員進行了例行的握手和交換隊旗環節。
諾伊爾和裡克爾梅猜邊,阿根廷隊赢得了開球權。
中午12點整,随着主裁判的一聲哨響,奧運會足球決賽正式開始。
阿根廷隊開場就展現出強勢的控球能力。梅西在右路接球後立即展開突破,連續過掉兩名德國球員,分球後阿圭羅突入禁區,但最後一腳被赫韋德斯攔截。
阿圭羅在緊逼下倒地,但主裁判認為沒有犯規。
“阿根廷一開場就給德國隊施加了壓力。”解說員開口,“梅西的技術令人感歎,德國防線需要警惕了。”
德國隊迅速組織反擊,胡梅爾斯從諾伊爾處接球後分給邊路的赫韋德斯,後者将球傳遞給埃伯特,全隊開始向前推進。
球傳到馬林腳下,他橫向帶球後起腳遠射,皮球擦着右側立柱飛出底線。
“好險!德國隊——”解說員激動地大喊,“馬林差點就打破僵局!”
比賽節奏非常快。
兩隊你來我往,在中場展開激烈争奪。
第12分鐘,梅西拿球後一記精準傳球,找到前插的阿圭羅。後者甩開防守行程單刀,但諾伊爾果斷出擊,在阿圭羅射門的瞬間撲出一記神奇的撲救。
“諾伊爾——這是一次世界級的撲球!阿圭羅的單刀被化解了!”
這次險情後,德國隊明顯提高了警惕。防線稍微回撤,加強對梅西和阿圭羅的盯防。
第18分鐘,德國隊獲得一次前場任意球機會,距離球門約27米,角度略偏。
幾名中前場隊員同時站在球前商量戰術。可惜最終這粒球被精準判斷的羅梅羅穩穩抱住。
場邊,德國隊的埃爾茨教練不斷給隊員們打手勢,示意他們加強兩翼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