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夜裡,姜玥迷迷糊糊中聽到外頭傳來王桂枝哽咽哭泣的聲音。
她坐起身來,正打算出去看看,上床的夏如也起了身。
兩人前後腳走出房門,看見姜振華背着姜琥,身後跟着王桂枝,兩人着急忙慌要出門的模樣。
“玥玥,夏如,姜琥發高燒,燙得吓人,得趕緊送醫院。”
姜振華一邊穿着鞋,還不忘交代兩個丫頭關好門窗,别給陌生人開門。
身後王桂枝早已泣不成聲。
姜玥和夏如一一應下,三人快速闖進夜色中。
見夏如眉眼間夾雜擔憂,姜玥給她倒了杯溫水。
“小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正常,說不定明天就活蹦亂跳了,你别擔心。”
雖對姜琥這小孩沒啥好印象,但這等情況,姜玥也說不出風涼話。
夏如喝完水,回屋就躺下了。
姜玥卻沒了睡意,看着出門前王桂枝緊牽着姜振華彷徨無依的模樣,心想恐怕這堂廳的地鋪明日就該收起來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姜琥幾人從醫院回來,王桂枝就将原本姜振華的地鋪收起來洗曬,見姜玥望着她,隐隐地擡了擡下巴,煞是得意。
姜玥抿了抿唇,倒沒有太大的落寞。
隻是覺得,果然如此。
姜振華依舊沒有走出來。
姜琥這場病來得快去得也快,若不是王桂枝那日的驚慌不似作假,她都得懷疑這病是王桂枝自個兒弄出來的。
…
國慶還沒到,姜玥就收到了報社寄來的第二封信,這回的彙款單上金額是五十元錢,還給了兩張工業票。
看完信,她才知道自己的兩副畫都被征用了,即将會刊登在國慶當天的青海日報上。
給報社畫畫這是她隻告訴了姜瑞,中秋那天她将刊登了自己畫作的報紙送給他,他後面整齊收好帶回了部隊,說是要珍藏起來。
想到姜瑞,她眉眼彎了彎,不知過年他們還會不會回來。
信裡還希望她能寫一些關于農民勞作的主題畫作。
許是見她好幾回畫的都是城市風光,對方猜到她是城裡人,恐怕沒去過鄉下,信尾委婉地說如果不方便,也可以畫元旦主題的畫作寄回。
對方既然猜出她是城裡人還提出農民勞作主題的要求,那定然是急缺,所以才抱着一絲希望給自己寄的信。
既然這樣,她倒是不好拒絕。
她畢竟是二十一世紀的人,網絡視訊中各式各樣的農村都見過,隻是眼下是七零年代,姜玥拿捏不準哪些農具是目前還沒出現的,心想還是得去看上一眼才能畫。
她記得聽唐明喜說過,他有家親戚就在離清甯鎮不遠的下河村,去一趟走路大約兩小時就到了,一天來回倒也勉強夠。
隻是想到來回四個小時的路程,她不免咂舌。
要是有輛自行車就好了。
自行車可是大件,除了有錢,還得有票,有錢有票之外還得有貨,反正不是眼前的她能想的。
她打定主意,等下周休假時就去下河村一趟。
至于這周的假,她已經另有安排。
…
這日周末,姜玥趁着沒人拐進一條小巷,拿出布兜裡的破舊衣裳往身上一套,再拉出一張布将頭發鼻子嘴巴全包了個遍,全身上下隻露出一雙水潤杏眸。
她滿意地打量自己,這模樣保管姜振華來了也認不出來。
姜玥一個閃身溜出巷子,走出一段後,身旁的人漸漸都是跟她一樣包得嚴實的路人。
她今日要去幹一件大事,去黑市上看看有沒有初高中的教材買。
她早就去過廢品站,翻了半天除了幾本雜記并沒找到教材,不能透露高考消息,所以也不能朝身邊人打探。
畢竟過了國慶,離明年的高考就隻有一年,她前世雖成績還算不錯,但畢竟是高考完好些年,高中知識早就丢還給老師了。
想要在十年後重啟的第一批高考中脫穎而出,前期準備越久越好。
思前想後,她這才決定冒險跑一趟黑市。
關于黑市的危險,從身邊人的耳提立命中就能窺知一二,這黑市的位置,都是自己在廠裡那群阿姨中反複刺探才得出的情報。
姜玥身姿矯健地越過路口放風的人員,進入一條僻靜的小道,她一邊走一邊查看逃跑路線。
小道兩旁有人撐開布包擺着東西,大多是豬肉水果等稀罕吃食,也有人擺賣二手的收音機、手表等貴重物品。
見姜玥身上布料雖暗但沒有補丁,有幾個膽大的主動上前介紹自己的賣品。
姜玥目标不在于此,朝幾人搖了搖頭拒絕,反複三回過後倒是沒什麼人主動上前了。
她四處搜尋無果,眼看着越往裡走人越少,就在她以為自己今日即将無功而返的時候,終于不遠牆角處的僻靜角落,看到一人身前擺着幾摞書籍。
姜玥眼前一亮,小跑至他的攤位前,問道:“你這可有初高中教材?”
對方聞言詫異地望了眼她一眼。
“有是有,但你要這幹啥?”
那人一身滿帶補丁的衣裳,膚色黢黑,頭發長至肩膀且雜亂不堪,看起來活像個乞丐,但那雙眼睛卻炯炯有神,攤位上的書每本都幹淨整潔,能看出這人絕對是個愛書的。
姜玥蹲下身與之平視,目光平和,“我有我的用處,你報個價。”
邋遢少年見她望向自己眼神中沒有鄙夷與輕視,沉默半響。
“十塊錢。但不在這裡,在另一個地方,你可以跟我去拿。錢要先給。”
“行。”
姜玥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二話不說從随身衣兜裡掏出十塊錢遞給他。
少年将錢塞進自己的口袋裡,随即開始收攤位上的書,許是攜帶不便,全部算起來他也就帶了七八本書,大多是養豬,養雞,農具改造類的工具類型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