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母親是這樣粗線條的性格,所以高翰非從小就和自己的父親更加親近,視父親為自己的榜樣。
高家三代都從事汽車行業,爺爺高少夫是新中國第一批汽車人,見證了我國汽車工業的萌芽與發展。
父親高瞻遠,大學畢業以後進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工作,曾經是中心最年輕的主任級工程師。
以他的能力,工作到現在的話,一定是國内最優秀的專家級汽車工程師。
前提是他如果還活着。
命運就是這麼難以捉摸。
15歲那年,高翰非的父親在車禍中喪生。
撞他的那輛車駕駛中突發機械故障,刹車失靈。
高翰非記得那天上學出門前,爸爸問他中午想吃什麼,今天他不上班,可以做好給他送到學校。
高翰非說想吃蝦仁炒飯,爸爸說好。
中午11點40,學校的老師通知他,爸爸在校門口的斑馬線處被汽車撞了。
高翰非不顧一切地沖到事故現場,救護車已經到達,醫生攔住了拼命沖上前的高翰非,告訴他:你的爸爸遭到了碾壓,需要立刻救治。
飯盒還在斑馬線上,蝦仁炒飯灑落在一地。
高翰非後來再也沒吃過蝦仁、炒飯、或者二者的組合。
-
父親走後的一段時間,家裡人來人往。
十五歲的高翰非,在那時表現得卻異常平靜。
每一個來探望的人都表現得異常悲傷,他詫異地問自己,為什麼爸爸不在了,那些不常見的親戚朋友比自己還難過呢?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知道自己很愛爸爸整個喪事期間,他都很鎮定,沒有哭泣,沒有恐懼,像一個旁觀者一樣遠遠地看着這一切,遠遠地,或許這樣才能隻是看在眼裡,不進心裡。
直到一個月後的某天,高翰非早上起床,看見衣櫃的架子上挂着爸爸曾經最喜歡的那條領帶,那是爸爸出席重要場合才會佩戴的一條領帶。
那一刻,他再也抑制不住地放聲大哭。
那一刻他想到的是,這條領帶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戴了,
當之前的可以被抑制的平靜被打破,殘酷而洶湧的現實卷起飛沙走石。
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他,爸爸不在了。
他終于體會到了那句隻在小說裡見過的話,親人離世,不是鋒利的刀猛地紮進□□,那種痛一定有愈合的一天。
它就像用一把隐形的刀,在你以為已經恢複時又劃上一個口子。
這樣無法預知的痛比瞬間的劇痛更加傷人。
這場事故成為高翰非心中永遠的刺,所以他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智駕行業,将制造更加安全的汽車這個追求作為他的職業目标。
-
高翰非的父親去世後,家裡的一切都沒有變動,進家門的瞬間,撲面而來的是熟悉的氣息。
這裡的每一件家具都是父親親自挑選的,這麼多年保存得很好,看起來依然典雅大方。
客廳挂着的全家福也定格在高翰非十五歲那年,父親永遠會是那般意氣風發的模樣。
高瞻遠一直是一位合格的父親,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會在兒子的成長中缺失。
高翰非記得1997年家裡有了第一輛車,是一台桑塔納。
他坐在父親腿上,聽父親告訴他什麼是刹車,什麼是離合,然後向左向右不停地擺動方向盤。
電視櫃旁的照片牆挂着的都是他們一家三口外出旅遊時留下的合影。
國家頒布小長假制度是千禧年以後的事,至此高家一家三口就有了假日自駕遊的傳統。
足迹遍布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再遠還去過内蒙古甘肅雲南。
高媽媽坐在後排,小大人高翰非坐在副駕駛,給開車的父親導航或者提醒一些沒有注意到的路況,空閑的時候,和父親探讨剛剛開過去的是什麼牌子的車 ,什麼配置。
這樣的經曆也讓他對各類複雜路況有了深層次的了解。
那時候的高翰非還會還沉迷于《頭文字D》這樣的關于汽車題材的熱血動漫。
現在的他隻有工作,工作之餘也隻看嚴謹的專業書籍。
高翰非走進自己的房間,在床邊坐下。
他拉開手邊床頭櫃的抽屜愣神,裡面擺放的是滿滿一抽屜的同一型号的手機。
諾基亞N82,這是高翰非擁有的第一個手機。
裡面隻存有一條短信。
接收時間是2007年12月5日11時29分03秒:
【兒子,爸爸堅持不了了,以後要聽媽媽的話。】
抽屜裡這20個諾基亞N82,是他在諾基亞這個品牌停産前想盡一切辦法買到的。
20台備用機的存在都隻有一個目的,就是作為那台N82的配件保障,而他早已經練就熟練地把這個手機拆分成最基本的零件,再重新組裝起來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