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蓄着胡子的德國選手操着比較标準的中文,反問:“中國代表隊?中國隊也來參加大賽了?”
芭樂第一反應是這倆老外中國話說得還挺利索。
真是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咱們中國話越來越國際化。
但是吧,幾位國際友人說的内容卻越來越不上道。
“你們來之前研究比賽規則了嗎?這次大賽比的是研發技術,不是制造技術。”
說這話的德國選手更年輕一點,眼睛是藍灰色的,五官立體,棱角分明,面龐很是清秀。
如果不是說的話那麼挑釁,芭樂倒是可以把他列入日耳曼帥哥的清單。
這番話也超出唐朝的預期,他本來是出于熱情,友好地和對方打招呼,卻遭到莫名的奚落,當即感到很生氣,很想怼回去。
小藍眼老外說的中國是制造強國,這已經是老黃曆了。
-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國家的車企主要是以合資車的表現形式呈現。
國外大牌車企提供技術、人才、品牌,利用中國的土地廠房,完成組裝。
在這種合作方式中,我們并不具備完整的生産鍊,主要承擔的任務就是銷售和生産。
因為核心部分都掌握在别人手裡,所以在産品技術和研發方面也沒有話語權。
那個時候我們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明顯,國外銷量高的産品引進到國内,隻做一些很淺顯的修改,比如加個座椅通風按摩,改造一下天窗,就可以起到降維打擊的效果。
幾十年前,國内路上出現頻率高的也都是國外銷量高的車型,那時候賣過時産品給中國市場也沒事,中國客戶還一個勁地誇國外車品質過硬。
後來因為國内市場的不斷增大,合資車企才逐步開始重視中國客戶的需求,研發中國市場的專屬産品。中國的車企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有機會參與汽車制造的整個流程,學到了研發的流程、造車的技術,開始了自主品牌的打造。
随着我們國家國力與自主研發能力的快速提升,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被自主品牌占據主導。
現在的我們早已擺脫中國制造,昂首邁步走向中國創造。
-
“你說的都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
有強大祖國撐腰,唐朝的回擊也是底氣十足:“你們這些國外的年輕人,不能光顧着做低頭族玩手機,也要沒事看看新聞時訊。德國的新聞上一定報道了,在你們的不來梅港,碼頭邊停靠的貨輪上,滿載的都是我們國家出口過來的新能源汽車,這些都是中國創造。”
最後一句話唐朝是拍着胸脯說的,那自豪都快溢出來了。
但光是一句回擊,并不能扭轉根深蒂固的固有印象。
小藍眼并沒有因為唐朝的這番話轉變自己不友善的态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把唐朝的話聽進去了,因為他不噴中國制造這件事了,開始對着同伴換了一個角度攻擊,改噴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了。
“你們知道嗎?中國人啊,每次出行都和搬家一樣,大包小包的堆滿後備箱,滑稽極了!”
這個形容可謂畫面感十足,小藍眼的同伴聽後很有共鳴地跟着起哄:“這你就不懂了,在他們中國人心中,車性能好不好并不重要,車的配置參數也不重要,但是有沒有彩電、冰箱、大沙發很重要,你們說是不是很可笑?和有這樣思維方式的人一起比賽,真是感到羞恥啊!”
這已經不是不友好了,這已經逐步由調侃上升到攻擊了。
“喂!你們有沒有禮貌!”唐朝聽到這裡已經生氣到不可忍了,提高音量吼了句:“什麼叫和我們一起比賽感到羞恥?你們必須為剛剛的話道歉!”
對方聽到唐朝嗓門變大,卻完全沒有表現出被他震懾住的樣子。
幾個坐着看起來就很高的小老外雙腳撐地一蹬,騰地站起身。
原本坐着的身軀舒展打開後,芭樂擡眼一看,好家夥,這身高,起碼比唐朝高一個頭。
他們朝着唐朝的位置,帶着挑釁的眼神一步一步向他們逼近。
“幹什麼,長得高了不起啊?”唐朝這會心裡膽不膽怯芭樂不知道,但是外在表現得是非常強硬的,他依然梗着脖子吼了一聲:“道歉聽到沒有!”
“算了算了,别和他們一般見識。”芭樂眼看事态有惡化的趨勢,一個勁拉住唐朝:“我們是來參加比賽的,别剛到基地就和人發生沖突。再說你這小身闆萬一真打起來,不一定扛得住!”
“什麼叫我這小身闆啊,我脫了衣服一身腱子肉!”
芭樂明明說了三句話,唐朝隻聽進去這句。
被芭樂拖住的他滿臉不服氣,一個勁掙脫芭樂拉住:“退一萬步講,就算一對多我扛不住,我們隊伍還有這麼多人呢,我叫外援不行啊?!芭樂你不懂我們男人之間的生存法則,首次過招,如果認慫,那就認慫到底了!你快把我松開!!”
唐朝加大掙脫力度,像是下定決心要反抗的鬥牛。
男女力量還是有很大的懸殊的,眼看芭樂就要拉不住唐朝,戰争一觸即發。
“唐朝,集合了!你在幹什麼?”
遠處傳來了充滿威懾力的質問,這聲音比芭樂的拉扯有效果多了,唐朝立馬就洩了力,往聲音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