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中國遠征軍優秀參謀小林 > 第5章 華僑

第5章 華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蔚的判斷是:英國根本無力在緬甸大規模增兵,也無意投入更多兵力。

盡管遠東局勢日漸緊迫,但英國在歐洲和北非戰線同樣面臨嚴峻挑戰。倫敦的戰略重點始終是歐洲戰場,而非緬甸這個“次要戰區”。

“英軍中心想望友軍之援助,亦勢所必至。”林蔚心中暗忖,英國人雖不願承認,但他們已經無力獨立守住緬甸,未來勢必需要中國的軍事介入。

在此次會談中,林蔚據考察所得,向英軍提出了自己的判斷:“日軍若進攻滇緬公路,便意味着中英必須聯合應對。”

然而,英軍代表亨利少将表情平靜,沉默片刻後,轉頭看向英方首席談判官丹尼斯少将。

丹尼斯少将緩緩開口,語氣毫不掩飾:“閣下的判斷或許太過激進。英國政府目前并無計劃向緬甸增兵。昆明的防禦問題,應由中國自行解決。”

這番話,讓會議室内的空氣瞬間變得凝重。

林蔚的手指輕輕敲着桌面,目光銳利地望着對方。他本以為英國人會推脫責任,但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直白地否定了中英聯合防禦的必要性。

“上校,滇緬公路不僅僅是中國的生命線,也是盟軍在遠東的重要補給通道。倘若日軍占領緬甸,封鎖滇緬公路,英軍難道不會受到影響?”商震語氣溫和,卻不失鋒芒。

丹尼斯少将不疾不徐地回答:“當然,我們理解貴方的擔憂。但英方的政策始終是避免在遠東直接與日軍爆發沖突。我們相信,當前的國際局勢需要更謹慎的戰略平衡。”

林安坐在會議桌後方,默默地觀察着英國人的态度。她突然意識到,英軍的真正戰略,并不是準備在緬甸打一場防禦戰,而是盡量拖延,避免激怒日本,以保持英美之間的戰略默契。

會議結束後,林方矩帶着林安、張妙妙等翻譯組成員,在總督府找到了一間臨時辦公室,把地圖資料鋪開。

“英國人不讓我們測繪,但我們仍然可以先整理他們的地圖。”林方矩低聲說道,“不過,我們要确保這些地圖的準确性。”

“所以,第一步還是核查地名?”林安問道。

“對。”林方矩點了點地圖上的一個城市,“英國的地圖大多是基于殖民地資料,可能不會特别詳細。我們可以先去華僑商會了解情況,他們對本地的地形、交通一定比英國人掌握得更清楚。”

“好。”林安點頭。

她望着鋪滿桌面的地圖,心裡暗自思忖——英國人防範之心明顯。想真正掌握作戰地圖,他們必須另辟蹊徑,從當地資源入手。

她自己就是華僑,她知道華僑的熱情。對于英國人的妨礙,并沒有太放在心上。

無論是在南洋還是緬甸,華僑都是最熱情的一群人。他們或許沒有掌握政治決策權,也無法直接左右戰局,但在這片土地上,華僑的商會、同鄉會、義莊、報社、學校,甚至是街頭巷尾的茶館、米鋪、車行,都是最可靠的情報來源。

當天下午,她和張妙妙走出總督府,準備前往華僑商會探訪情況,門口卻被幾個孩子圍住了。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拉了拉她的袖子,仰着小臉,圓溜溜的眼睛帶着幾分狡黠:“姐姐,你們要出門嗎?我帶你們去買東西吧!你們不會緬甸話,會多花錢的。”

張妙妙笑了,蹲下來逗他:“哎喲,小家夥,你怎麼知道我們不會緬甸話?”

小男孩得意地揚起下巴:“我聽你們說話的口音,和茶樓裡的叔叔們一樣,一聽就是從中國來的!”他說着,往旁邊努努嘴,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在巷子裡探頭探腦,顯然是他的“同夥”。

林安忍俊不禁,輕輕拍了拍他的頭:“好啊,那你帶我們去看看。”

男孩興奮地招呼夥伴們一起走,帶着她們穿過幾條狹窄的街巷,來到一條熱鬧的市場街。這裡的店鋪大多由華僑經營,招牌上寫着熟悉的漢字,米行、布莊、雜貨鋪、藥店……空氣裡彌漫着醬油和中藥的味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時傳來閩南話、廣東話、客家話的交談聲。

一個老者坐在自家鋪子的門檻上,手裡拿着長煙杆,悠然地抽着,看到林安她們,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緩緩吐出一口煙霧,問道:“這幾位小姐,是國内來的吧?”

“是的,我們是從重慶來的。”林安答。

老人點點頭,微微一笑:“國内現在怎麼樣了?”

林安心頭一緊,沉吟片刻,鄭重地道:“大家都在拼命抗戰。”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氣,良久才歎道:“好,好……能撐住就好。”他站起身,望着街上來來往往的華僑,輕聲道,“這裡的華人,雖然身在緬甸,但心裡還是向着國内的。前幾天,我們商會裡還在商量怎麼再湊一批錢,支援戰區的難民。”

“現在大家都擔心着呢。”一旁賣茶葉的老闆娘也插話進來,“去年香港一淪陷,日本人就更近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打過來?”她低聲說道,“英國人又靠不住……若不是咱們的軍隊在滇緬公路那邊守着,我們這裡的日子恐怕早就不好過了。”

林安聽着,心裡湧上一股暖意。她清楚,正是這些默默支持祖國的華僑,才讓抗戰能堅持到今天。她輕輕颔首,正準備開口,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喊道:“來來來,讓讓,讓讓!”

幾名年輕男子擡着一卷巨大的帆布地圖,從街道那頭走來,身後還跟着幾個穿長衫的商會成員。

“地理課的老師送來的。”其中一個年輕人笑道,“他說這是英國人以前給殖民地學校用的緬甸地圖,雖然不太詳細,但也算是最清楚的地圖之一了。”

林安一驚,快步走過去。那卷地圖被小心翼翼地展開,攤在一張大桌上,畫着緬甸的主要道路、河流、鐵路和城鎮分布。雖然隻是殖民地學校用的版本,但比他們目前手頭的地圖還要完整許多。

“這地圖……”林安低聲道,“是從哪裡找到的?”

“是我們一個朋友托人帶來的。”商會裡的一位年長者說道,“不過這上面的地名,大多是英國人标的,和當地人的叫法不一樣。你們要是想用,最好核對一下。”

“還有,”一旁的老者沉思道,“這張地圖雖然比你們的詳細,但上面沒标一些村莊和山道。英國人關注的是貿易路線,至于那些小地方,他們才不管。”

林安心裡一震,意識到這是個關鍵問題。英軍的地圖可能在官方層面看起來“完整”,但真正的戰場地形、村莊分布、可能的補給點,卻未必在上面。要想得到更準确的信息,他們必須依靠本地華僑,甚至親自去核實。

她轉頭看向林方矩,後者也已經明白過來,輕輕點頭:“我們得在這裡花點時間,和當地人一起核查地圖。”

商會的華僑們紛紛點頭,有人拍着胸脯保證:“這事包在我們身上。咱們的軍隊要來打日本,我們華僑當然要幫忙!”

林安望着眼前的地圖,眼神漸漸堅定。英國人不願意讓他們測繪,英國的地圖也有缺陷,可是華僑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最了解這裡的一群人。有了他們的幫助,考察團并不是沒有辦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