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中國遠征軍優秀參謀小林 > 第89章 試講

第89章 試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印度,蘭姆伽,T-0h

站在這間簡陋的會議室裡,林安的腦海中仍在飛快地回顧過去 48 小時的一切。

這兩天,她喝掉了穿越以來所有加班夜裡的咖啡總和,筆記本上翻湧着修改過數遍的推演數據,她甚至都沒有去拜訪長官們。

但她相信他們會理解。

投影儀的光在牆上閃爍,空氣中帶着機油和灰塵的味道,台下的座位已經坐滿了人。最前排,是駐印軍的美國高參們,軍銜熠熠生輝,其中不少人是五角大樓的熟面孔。

她的目光掠過人群,落在廖耀湘師長身上。他端坐在後排,鏡片反射着投影儀的光,讓她看不清他的神情。

林安移開視線,對上魏德邁的目光。他的表情依舊沉穩冷靜,既沒有鼓勵,也沒有審視。啟用林安,是這個剛剛履新駐印軍的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的第一個決策。她知道,她不能讓他失望。

深吸一口氣,站直身體,林安穩穩地開口:“各位将軍,感謝你們的時間。我今天的彙報主題是——滇緬戰役的戰略影響,以及中國戰區的價值。”

她按下投影儀按鈕,第一張地圖緩緩投射到牆上——一張清晰的緬甸戰場形勢圖。

“我們需要回答的核心問題是:中國戰區是否值得更高的戰略優先級?”

她的聲音清晰而沉穩,沒有外交辭令,沒有冗長的鋪墊,而是直接切入戰局。

“我們已經知道,美軍的戰略重心是先歐後亞,北非戰役正在進行,太平洋戰場的跳島作戰也在推進。那麼,在這樣的全球戰略下,為什麼滇緬戰役,或者說中國戰區,仍然值得額外投入資源?”

她的目光掃過台下,直視這些駐印軍的美方高級将領們。

“我的答案是——因為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戰場,而是影響整個亞洲戰局的關鍵一環。”

她換了紙張,第二張投影出現——日軍在東南亞的戰略布局。

“日軍的戰術是‘多點推進、環形防禦’,他們的補給線從南洋直通緬甸,再連接至印度□□。如果滇緬戰場穩定,盟軍的戰線就有可能從緬甸反推新加坡,進一步切斷日軍的資源線。但如果中國戰區無法支撐,日軍就能騰出手來強化太平洋防線,甚至影響英軍在印度的防禦部署。”

她的語速不疾不徐,給每一個核心觀點都留下消化的空間。她知道,美軍高層不會被“我們很需要援助”這種話打動,他們需要的是——如果不援助,日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代價。

“讓我們來看數據。”

第三張投影出現,一組戰損比統計表清晰可見——

“滇緬戰場,中國軍隊在0空軍支援、0美軍增援、情報失誤的情況下,仍然與日軍保持了 1:1.3 的戰損比。”

她停頓了一下,讓台下的軍官們看清這個數據。

“換句話說,即便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中國軍隊依然能與日軍正面對抗。如果投入更多資源,這個比例是否能變得更有利?答案不言而喻。”

她環視衆人,投影機的光落在她的肩膀上,映出筆挺的軍裝線條。

“如果中國戰區持續獲得援助,那麼在未來的戰争規劃中,美軍有可能在亞洲戰場采取兩種選擇——跳島作戰,或者中國大陸登陸。”

她放下下一張紙稿,第四張投影出現,兩個戰略路線被标注出來——

跳島作戰:高資源投入,高傷亡,高推進成本——美軍的瓜島戰役已經苦戰了三個月,目前還沒有取勝的希望。

中國戰區推進:低資源投入,日軍戰線壓力增大,盟軍獲得更廣闊戰場優勢。

“美軍的跳島作戰計劃,意味着每攻下一座島嶼,就要付出極高的代價,每推進一百公裡,都會遭遇日軍的堅壁清野。”

她看向前排的美軍軍官:“那麼,如果我們能在中國戰場打開局面,美軍是否能減少直接投入,而仍然能壓制日軍?”

她不是在“請求援助”,而是在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優的選擇”。

魏德邁的目光始終鎖定在她身上,仿佛在衡量她的表現。

而她沒有停頓:“結論——中國戰區的作戰價值,不僅僅是牽制日軍,而是決定整個太平洋戰局的關鍵變量。”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沉穩地掃視台下每一個軍官。

“我們不需要‘象征性支援’,我們需要一次‘戰略調整’。”

她放下最後一張紙,最後一張投影出現——

“資源如何分配,決定了美軍未來如何打赢這場戰争。”

“而撬動對中國資源分配的起點,就是增加對駐印軍的投資,為徹底打通滇緬公路,把日軍從緬甸驅逐出去。”

短暫的沉默後,魏德邁緩緩靠回座椅,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了一分。

會議室内一片短暫的沉默。

投影機的光落在牆上,将緬甸戰場的地圖映得格外清晰。美軍高參們沉吟不語,目光交錯,或翻閱筆記本,或低聲交談,或直接看向魏德邁,等待他最後的定調。

林安站在講台上,目光沉穩,雙手自然下垂,沒有試圖打破這份沉默。她知道,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她再多說什麼,而是讓這些真正掌握決策權的軍官們消化她的觀點,并在他們自己的邏輯框架内得出結論。

先開口的人,往往意味着他需要更迫切地說服别人。

所以她不急。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一位陸軍準将,麥克尼爾,五角大樓陸軍作戰部的代表。他摘下眼鏡,輕輕摩挲着鏡框,目光銳利地看着林安,語氣帶着審視:“你的戰損比數據,來源是什麼?”

林安早已預料到這個問題,語氣平穩:“滇緬戰役中,中方的前線作戰記錄,結合駐印軍參謀部戰報,部分交叉驗證自美軍戰地觀察員的報告。”

麥克尼爾微微颔首,沒有進一步追問,但顯然對這個答案基本認可。他目光掠過魏德邁,眼神微妙,似乎在衡量魏德邁此舉背後的更深層意圖。

片刻後,他微微前傾,語氣更正式了一分:“所以,你的意思是,美軍如果調整資源分配,中國戰區可以成為對抗日軍的主要作戰戰場之一?”

林安直視着他的目光,毫不遲疑:“如果獲得相應支援,中國戰區将提供美軍‘最小投入,最大回報’的戰略選項。”

“這不僅僅是‘牽制’,而是‘直接壓制’。”

會議室裡的一名空軍上校吹了聲口哨,帶着一絲揶揄:“聽起來,中國人比我們自己還希望把戰争引到大陸上。”

一名美軍軍官緩緩放下筆,語氣帶着審慎:“你說中國軍隊如果獲得支持,能成為有效的戰場單位。但問題是,我們如何确保這些支援不會被浪費?”

林安毫不猶豫:“駐印軍的擴編證明了一件事——中國軍隊有能力快速适應現代化戰争模式,隻要給予相應的訓練和後勤支持。”

“那麼,誰來确保執行?”五角大樓的陸軍準将麥克尼爾冷靜地問道。

這才是關鍵問題。林安知道,美軍最擔心的從來不是支援本身,而是支援後的不可控性。

她答道:“魏德邁将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